科学研究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23-65678268
E-mail:xwxy@cqu.edu.cn
地址:重庆市高新区大学城南路55号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新闻学院
邮编:401331

学术视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视界 >
  • 16
    2025.01
    曾润喜教授在《重庆日报(理论版)》探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近日,我院曾润喜教授在《重庆日报(理论版)》探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观点如下: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两江新区社区学院积极探索、锐意创新,既破解了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中如何服务群众的难题,又破解了如何有效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难题。社区学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的改革举措。习近平总书记...

  • 16
    2025.01
    刘丹凌教授在《南京社会科学》讨论逻辑变迁与智反性知识策略

    我院刘丹凌教授在《南京社会科学》2024年第12期发表学术论文《从风险社会到数智风险社会:逻辑变迁与智反性知识策略》。论文摘要如下:新一代人工智能正以基础设施化的方式重新铺设人类社会的底层座架,驱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乃至整个文明形态的变迁与转型。同时,它也分裂出一种外在的新异化力量,形成对主体的剥夺和压迫,且这种内在性风险不断外化和延展,重构了社会对立与社会冲突的根源,改变了现代风险的...

  • 29
    2024.11
    曾润喜教授团队在《中国行政管理》讨论线上线下一体化治理的行动策略与实践逻辑

    曾润喜教授和团队博士生张文妍在《中国行政管理》2024年第11期发表学术论文《双网互融:线上线下一体化治理的行动策略与实践逻辑》。论文摘要如下:网络社会问题虽现于线上但源于线下,线上线下问题相互交织引发一系列治理困境,网络综合治理亟需探索一条线上线下一体化治理的新路径。本文基于重庆市双网格化管网用网体系改革实践研究发现,重庆市为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治理,以一体化管理线下网格和线上网络、政府与社会的互动...

  • 28
    2024.11
    杜忆竹老师在《新闻与传播研究》讨论在线志愿者社区组织的传播构成

    我院杜忆竹老师与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徐开彬教授​在《新闻与传播研究》2024年第11期发表学术论文《存在、认同与实践:在线志愿者社区组织的传播构成——基于Z市某在线志愿者社区的个案研究》。论文摘要如下:作为新兴的组织形式,在线志愿者社区呈现出传播与组织的新关系。论文选择Z市某在线志愿者社区作为个案,以网页抓取、半结构化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搜集研究资料,并借助质性研究辅助软件NVivo 12对其展开分析,旨...

  • 19
    2024.11
    朱宇鹏副教授在《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讨论传播学领域人工智能研究的三螺旋创新基因

    朱宇鹏副教授和ICA会士Han Woo Park教授于2024年8月在SSCI经济学一区(Top76/600)学术期刊《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发表了学术论文《Publication, Collaboration, Citation Performance, and Triple Helix Innovation G​en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 the Communication Field: Comparing Asia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论文结合了三螺旋创新基因模型,研究传播学领域中AI相关的知识结构。通过...

  • 19
    2024.11
    李俊欣老师在《出版发行研究》讨论武侠游戏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表征与传播研究

    ​李俊欣老师及其团队在《出版发行研究》2024年第9期发表学术论文《“共游江湖”:武侠游戏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表征与传播研究》。论文摘要如下:数字游戏是新兴的数字出版产品,是元宇宙时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作为典型的国产游戏类型,武侠游戏通过中国风的视觉场景与听觉感官、“侠”的化身体验、道具的东方物语及符号交互机制,创设出游戏玩家“共游江湖”的文化表征空间与情感体验模式,丰富了中华优秀...

  • 30
    2024.10
    郭小安教授团队在《国际新闻界》讨论非实存的媒介唯物主义

    郭小安教授和学生宋继文在《国际新闻界》2024年第10期发表学术论文《非实存的媒介唯物主义:重新审思基特勒意义上的媒介物质性》。论文摘要如下:弗里德里希·基特勒的媒介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非实存的唯物主义。从话语网络1800到1900的断裂,也即从语音的物质性到铭写的物质性的转向中,基特勒所关注的媒介,始终存在于非实存的意指机制,并建构于(后)结构主义对语言的物质性的理解。在话语网络1800,语音的“最小所指”与意...

  • 30
    2024.10
    曾润喜教授团队在《情报杂志》讨论中国网络综合治理实践的国际认知偏差及其因应

    曾润喜教授团队在《情报杂志》2024年第10期发表学术论文《中国网络综合治理实践的国际认知偏差及其因应——基于对美国智库的考察》。论文摘要如下:​中国网络综合治理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际上对中国网络综合治理实践存在着认知偏差,分析其偏差情况和原因,可以为健全我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供启示。[研究方法]基于美国智库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样本,从行为、意图、影响和对策等维度分析认知偏差情况及其动...

  • 28
    2024.10
    郭毅副教授在《现代传播》讨论国家形象的非竞争性理论研究

    ​郭毅副教授在《现代传播》2024年第10期发表学术论文《从博尔丁到安霍尔特:国家形象的非竞争性理论研究——兼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的建构》。论文摘要如下:国家形象研究与实践长期被现实主义的竞争性话语主导。然而当博尔丁发明“国家形象”概念时,它却是非竞争性的概念。博尔丁将对国家形象的分析引入国际政治研究的目的是寻求和平的可能性。尽管国家形象理论与实践一度背离了博尔丁的本意,但安霍尔特在国家形象对外传...

  • 09
    2024.10
    吴明华副教授团队在《现代传播》讨论国际互联网用户参与国家声誉的管理

    吴明华副教授和团队博士生赵飞格在《现代传播》2024年第8期发表学术论文《国际互联网用户参与国家声誉管理的话语实践——维基百科“一带一路”倡议词条的个案研究》。论文摘要如下:洛马-阿霍将维护组织声誉的网络用户定义为信仰者。信仰者通过强调自身的社区贡献、“一带一路”倡议的公共价值、词条编辑的“程序正当性”和唤起“同情”情绪来消解其他编辑者的质疑与偏见。尽管意识形态冲突难以完全解决,但信仰者的参与促进了...

资料整理中。。。
首页上页123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