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通知 > 学院新闻 > 正文 >
20
2024.07

作者:

编辑:
彭辉

王斌:技术构型、文化导流与商业扩展:可编程性如何重塑媒体世界

2024年7月1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媒体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际新闻界》副主编王斌为2024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全体学员做了题为“技术构型、文化导流与商业扩展:可编程性如何重塑媒体世界”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曾润喜教授主持。


王斌教授讲座中


王斌教授首先探讨了可编程性的重要性。在数字传播时代,平台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议题,然而当下学界尚未充分解释“媒体与平台的关系如何被机制所塑造”这一问题。王斌教授强调,研究者需要聚焦平台的技术实质和底层逻辑,通过媒介逻辑、社交媒体逻辑、平台逻辑等关键概念,探讨可编程性的多重含义及其实际应用,为理解智能传播环境中新闻传播实践的复杂性提供新视角。


从互联网金融、区块链,到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许多一度时新的业态都宣称与可编程性有关。然而,这种广泛的引征容易混淆概念背后蕴含的内在逻辑,滥用或误用可编程性概念可能会限制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解释力和想象力。


王斌教授讲座现场


在回答“可编程性如何重塑媒体世界”这一问题时,王斌教授提出了“技术—文化—商业”的分析框架。文化产品的数字化趋势正在逐步重塑媒体世界,软件科学的技术机理是可编程性最基础、最核心的维度。随着互联网从Web2.0的早期社交媒体时代向智能化、强算法的平台媒体时代发展,可编程性也从计算机软件的一般运作原理跃升为数字平台的底层技术逻辑。平台通过调整流量的分配权力和推进新经济业态的弥散,改写了新闻业社会影响力的实现机制,并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


可编程性的技术构型包括软件的编码与模块化、智能生产与界面焕新、思维转换与真实再造;文化导流包括信息流的算法引导、多元交互与流量争夺、关系角力与内容权变;商业拓展则包括开放接口与平台扩张、联通治理与整合服务、平台垄断与媒体转型。


王斌教授讲座现场


关于“如何开展研究型学习”,王斌教授建议学员们应寻找历史维度和方位感,强化抽象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树立问题意识和自主意识,从而培养纵贯性、系统化处理问题的能力。


曾润喜教授总结


曾润喜教授作讲座总结。他谈到,王斌教授不仅批判性考察了平台的技术、文化、商业逻辑如何嵌入社会诸领域,还在如何做研究、规划学术生涯等方面提供了建设性经验。

 

文字:唐诗、张世超

图片:杨柳、汪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