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喻国明教授为2021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全体学员带来题为“传播学科创新的着眼点和着手处”的讲座。喻国明教授是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我国传播学实证研究的领军者、传媒经济学的奠基人及认知神经传播学的开创者之一。讲座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董天策教授主持。
喻国明教授讲座中
讲座伊始,喻国明教授提出传播学学科建设发展的四组关键词。首先是“格局为界”。当前正面临历史巨变,需要把握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回到“原点”,回到现场,站在全局和时代发展的高点上重新划定学科的边界和框架。其次是“战略为要”。传播学学科发展要从三种路径把握一流“问题单”,一是尽可能接近一流资源、一流人才、一流工具与技术,二是紧盯本研究领域的榜样,找差距、求发展,三是研究者需承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将密室尘封的理论搬到广场”,让好的理论成果像阳光一样照亮人们的生活。再次是“交叉为本”。传播学科本身是一个吃“百家饭”的学科,在面对互联网社会这一生态级的研究对象时,要促进学科发展,就必定要进行学科的交叉与人员的协同合作。最后是“简明为金”。研究逻辑和表达逻辑不同,表达逻辑寻求传播的通达效能,以减少文化折扣及认知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度把握理论的本质后,简明地表达出来,便于其他研究者与受众理解。
喻国明教授讲座现场
喻国明教授认为,“政府规制、市场产业、技术革命、社会安全”是影响中国传媒业的发展的四个基本维度。喻国明教授着重从技术维度分析了技术促进的媒介变革,认为改良型技术只能引发结构要素、作用机制、运作逻辑的完善与调试,但以互联网为例的革命型技术却能够带来发展目标、基本构造、运作逻辑的根本性再造。
喻国明教授表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媒介变革,媒介的生态格局也随之发生改变,传统主流媒介的社会基础与传统优势已经不再。从社会构造层面来看,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微粒化”的社会,微创新、微内容、微价值、微力量等新的“微”资源,成为具有标志意义的互联网资源的来源;从社会赋能层面来看,公众的情感共振是影响互联网连接的重要因素,互联网通过线上关系赋权的运作和构造机制,使得“连接”成为一种赋能赋权的力量源泉;从传播主体层面来看,“泛众化”传播使得当今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信息结构进行并联式的转型;从传播格局来看,喻国明教授认为,传播格局发生的最大的变化,是“以社交型传播与算法型传播为代表的平台型媒体的崛起对于渠道、流量及用户的寡头化独占”。
喻国明教授特别强调,面对技术发展和媒介变革的局面,专业传播媒体与传播工作者应积极实现角色的转型。专业媒体与专业传播工作者在UGC(用户生产内容)、OGC(机构生产内容)与MGC(机器生产内容)崛起的背景下,应由直接的内容生产者的角色转型为“数据与算法的掌握者”“服务于大众的传播模板与技术的提供者”“新闻传播领域与传播形态的开发者”“全社会传播中信息和意见与情绪的整体平衡者”角色。
董天策教授总结发言
董天策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并从未来传播与媒介化社会、专业新闻传播工作者面对变革该如何做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讲习班学员们将今日所学所见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
文:康凤娇 摄影:王彦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