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
21
2021.07

作者:

编辑:
董傲通

孙信茹:“触网”:网络民族志的理念与方法

7月20日下午,孙信茹教授为2021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全体学员做了题为“触网:网络民族志的理念与方法”的专题讲座。孙信茹教授是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云南大学传播与社会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讲座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曾润喜教授主持。

孙信茹教授讲座中

孙信茹教授首先分享了网络民族志研究的视野和方法。民族志与人类学息息相关,人类学家特有的认识世界的模式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与一群特定的人形成特定的关系。人类学家的研究总是离不开田野与参与观察。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即人类学家及其人类学知识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经典意义中“田野”是不熟悉的、不同的、地方性的,田野的向度体现在空间、历史、时间、关系之间。 

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田野当中重要的工作场所。通过互联网,网络民族志的田野,不仅存在于“空间”,也可能在社会互动和相互的关系、需要等过程中存在着。高度多元的社会群体和文化可以在一步之遥的地方被发现。田野的更深层次内涵是情境。网络民族志的研究离不开人类学、田野、民族志这三个关键词。人类学关注文化活动、生活方式、社会互动,能提供新的研究路径;田野意味着做研究应回到具体的场景中;民族志是做研究的方法,其内涵丰富,不仅仅是单一的访谈。 

孙信茹教授讲座现场

孙信茹教授还讲解了人类学中的互联网研究。国内外对互联网网络民族志的研究从2000年逐渐出现,海因的著作《虚拟民族志》就系统阐述了网络民族志的可能性与方法论原则。早期研究中的虚拟民族志是指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的,针对网络及利用网络开展的民族志研究。早期研究集中的争论主要有四个问题:网络民族志与现实民族志的区别是什么?田野是什么?具体方法是什么?研究者与对象的关系是什么? 

针对以上争论,孙信茹教授认为,网络民族志是现实民族志的延伸,现实民族志的许多研究方法依旧适用于网络民族志。网络民族是一个文化过程,网络上的空间是流动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者本身也是流动的,人如何实现网络在场很重要。具体方法包括访谈、讨论、浸染等。研究者与对象的关系问题,是对两者关系的把握,是研究者的自我反思。网络民族志研究方式也催生多元议题,如新技术与社会文化、网络政治、数码科技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移民研究等。人类学将社会放置于“微观情境”之中,强调经由个人所形成的社会关联与网络,个人也嵌入社会关系之中的一个点。

?

孙信茹教授讲座现场

针对网络时代民族志的新境遇和新问题,孙信茹教授认为,首先是“田野”转向,表现为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的变化。传统的田野存在地域性的关联,由外入内是基本过程。网络民族志表现为非实体化的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重要情境。固定地理方位和物理疆域的实体空间,逐步拓展为网络虚拟空间。这也说明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平台或手段,还是研究者进行观察、开展研究的基本空间和情境。其次是研究者角色转变“深度参与”,互联网的“自身动态”创造了“特别的互动方式”和空间运行。 

孙信茹教授谈到,网络民族志强调在研究者、对象双方互动基础上创造新的意义空间,研究者既是研究对象的“文化阐释者”,很有可能又是网络中特定文化的共同“创造者”。在具体研究中,孙信茹教授分享了自身进行网络民族志研究的经验。孙信茹教授说,“具体研究中的对象、话题选择、访谈的时间等细节都很重要,研究者必须保持研究耐心”。 

孙信茹教授还提到了网络民族志的方法与实践。网络民族志研究是一个由若干环节共同构成的整体,基本环节分为田野的观察、访谈、笔记,以及文本的叙事和写作几个过程。做民族志研究要注重整体主义和情境主义的观察。网络民族志的研究围绕着人们和技术相关的实践活动展开,因此,研究者必然要追问技术存在的社会文化结构。

学员现场提问 

孙信茹教授答疑 

在交流互动环节,孙信茹教授就学员提出的“怎样看待对于当下文风僵化、个性化表达不受待见的研究现状”“做研究如何摆脱道德感的束缚“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

曾润喜教授总结

曾润喜教授对讲座总结道,孙信茹教授通过“情境”“过程”“参与”“关系”等关键词将网络民族志最核心的内容奉献给各位学员。这场讲座,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打开网络民族志研究的钥匙;对于已经接触网络民族志相关研究的学者来说,是一张能找到更多宝藏的藏宝图。

文字:八且石西 图片:李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