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
22
2022.12

作者:

编辑:
彭辉

彭泰权:时间与人类行为——计算传播学的视角

12月19日上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传播系副教授、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副主编彭泰权做客第八期“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带来题为“时间与人类行为——计算传播学的视角”的专题讲座。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曾润喜教授主持讲座。


 

彭泰权教授系统梳理了社会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对时间的研究,发现尽管学者们针对时间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大量的社会科学研究往往将时间视为研究背景,缺少对时间的丰富蕴意进行细致探究。


彭泰权教授认为,时间为人类行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解释。时间棱镜(Temporal Lens)具有概念直观与经验直接的特点,以时间棱镜来理解和观照人类行为,可以把握特定时间里人类行为的出现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不同行为的时间分配情况等。基于互联网传播产生的各种“数字痕迹”(Digital Traces),将变革人们对于受众行为的认识。相较于以往的人类行为数据,这些数字痕迹获取便捷、精细度高,并且具备统一标准以及跨平台可比性特点。彭泰权教授分析了广播电视时代、Web1.0时代、Web2.0时代在受众特征以及数字痕迹特征方面的区别,发现从媒体市场的需求方到供需双方的参与者,受众的主观能动性都在不断提高。


 

近20年来,受众的数字痕迹分析成为传播学领域的热点。彭泰权教授从作为测量工具的时间和作为因果机制的时间等角度,梳理了近年来传播研究在理解时间方面的进展。彭泰权教授发现,部分研究仍是对传统研究思路的沿袭:将时间视作原生变量或研究的背景信息,时间的重要意义并未得到凸显。


彭泰权教授认为,时间研究应从后端走向前台,时间的意义应得到重新审视。在彭泰权教授看来,时间不仅是一种可供使用、分配、出售及控制的商品或资源,还是人们选择与排序的原则与力量,是用于协调、定位和控制的工具。人们甚至可以将时间抽象成为一种文化塑造(A Culturally Shaped)和具身体验(Embodied Experience)。


 

受众与时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彭泰权教授认为,以往研究通常将受众视为消费者,将时间视作一种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可塑造人类行为的资源。这一观点低估了受众对行为的控制力,丰富的时间信息也被简化为有关持续时间、强度、频率等的综合度量(Aggregate Measure),并未反映人类行为的全貌。“受众是时间拥有者”的观点则阐明了时间与受众行为的关系:时间是在人类行为中形成的,来自与之相关的受众行为。这一观点将时间视作一种多维概念,反映出人类在行为调度中的能动性,能够对在线行为进行选择、排序、转换等。彭泰权教授为讲习班学员分享了团队基于移动媒体挖掘测量“时间”概念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作为序列过程的手机使用行为研究(Audience as Time Owner: Mobile Phone Use as a Sequential Process)和行为轨迹中的移动再参与研究(Mobile Re-engagement in Behavioral Trajectories)等。


 

彭泰权教授认为,在受众分析中,时间图形学(Timeographics)可被视为人口统计资料与心理统计特征之外,理解人类行为的第三种变量。尤其是随着人类行为的研究在诸多方面被不断推广和深入,对人类行为序列以及内容进行耦合分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受众行为研究的准确性,基于时间图形学的人类行为分析在精准广告植入(Precision Ad Placement)、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消费者偏好或选择(Consumer Preference/Choice)方面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


在交流互动环节,彭泰权教授就“时间管理APP的使用行为”“移动应用使用混搭使用对于公私时间的影响”“时间与注意力的区别与联系”等问题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文/陈肖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