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
22
2022.12

作者:

编辑:
彭辉

周树华:媒介可供性:以生态心理学路径深入数字媒体研究

12月18日上午,周树华教授为第八期“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全体学员做了题为“媒介可供性:以生态心理学路径深入数字媒体研究”的专题讲座。周树华教授是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Leonard H.Goldenson讲席教授,国际中华传播学会前会长,亚太传播联盟(ACPC)副主席,学术期刊《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主编,以及《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和《传媒与社会》编辑,是多本SSCI期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信息认知、媒介心理、国际传播和视觉传播。讲座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青年教师金恒江博士主持。来自海内外各大新闻传播院校的同学和老师在云端共同学习和交流。

 (周树华教授的演示文档)


讲座伊始,周树华教授从前人对媒介的构思出发,梳理了“媒介即讯息”“媒介即按摩”“媒介即意识形态”等观点,指出媒介是具有不同语法和结构的独立语言,每一种媒介独立于它所传递的内容,都有自己的内在影响,对社会影响范围不一样,对信息的传递也不一样。


周树华教授以大家熟悉的两种媒介——印刷和电视为例,分析了一则新闻在印刷和电视中呈现的不同点。印刷媒介更倾向于原因分析、思维能力运用,受众主动获取信息,新闻发生与信息获取之间存在时间间隔;电视更倾向于情感表达和心灵冲击,具有时间敏感性,受众被动获取信息。周树华教授指出,媒介给我们带来了范围之变(change of scale)、节奏之变(change of pace)和方式之变(change of pattern)。


对于如何理解“媒介即讯息”?周树华教授认为可以从“它增加了什么”(enhances)、“它让什么消失了”(obsolesces)、“它找回了什么过时的东西”(retrieves)、“当被推向极端的时候它会变成什么”(reverses)四个维度理解。周教授以手机为例详细阐释了上述四个维度,他认为,手机增强了人际沟通、可访问性、及时回应性,让电话亭、隐私和匿名消失,重新找回了部落文化、声学空间,当被推向极端时它会变成一封信,让发送者被发送。最后,周教授提出问题“当我们自己成为媒介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以供学员思考。 

 (周树华教授讲座中)


谈及媒介可供性,周树华教授讨论了生态心理学的“可供性”理论,并将其应用在媒介领域,认为每一种媒介都有独特的属性,可以促进或阻碍消费和学习。周树华教授强调,媒介可供性可从物理可供性(physical affordance)、关系可供性(relational affordance)、感知可供性(perceived affordance)三个层面构思。


为进一步理解媒介可供性的三个层面,周树华教授分享了对印刷报纸和数字新闻的媒介可供性的两项研究。对印刷报纸而言,受众认为其物理可供性包括导向功能、可回收性、物质性;关系可供性包括体裁、索得率、意外发现美好事物的运气、信用;感知可供性包括重要性、审美性、完成性。对数字新闻而言,受众认为其物理可供性包括超文本性、可回收性;关系可供性包括便利性、适应性、控制性、互动性;感知可供性包括重要性、即时性、信用。结合两项研究,周树华教授进一步总结,每一种媒介都有独特的优势或劣势、独特的可供性。

      

(周树华教授讲授媒介可供性的三个层面)


交流互动环节,学员们提出了“数字断联的可供性有吗?数字断联可供性的余地和可能性有多大?”“可供性与可见性的关系是否只存在单向的联结?可供性理论如何避免技术决定论的倾向?”等问题,周树华教授进行了详细解答。周树华教授认为,数字断联这一问题可以反向思考,人的数字断联行为是主动去断联还是依赖于外界的媒介去断联;可见性是可供性的一种,将可供性等同于可见性是技术决定论的倾向,从生态心理学来看,可供性强调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与互惠关系,二者是互动关系,所以可供性跟技术决定论的单向思维有着区别。


金恒江博士总结,周教授从生态心理学可供性的角度进一步发展了数字新闻领域的理论,为研究者从不同领域的理论框架来研究数字新闻业新的现象提供了启发;周教授进一步关注到了印刷媒介和数字媒介的可供性,帮助我们去理解可供性如何推动新闻消费和意义建构。

 

文/张文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