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重庆大学 | 加入收藏

人文社科经典导读系列讲座开讲:董涛博士讲授“《史记》导读”

2015-05-11 23:04:33     作者:张吟吟 摄影:崔凯文     

5月11日,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人文社科经典导读系列讲座开讲。人文社科经典导读系列讲座第一讲是《史记》导读,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董涛博士讲授。讲座在新闻学院多功能厅举行,新闻学院副院长张瑾主持讲座。

(讲座现场)

“史学是我们国家出现的最早的一门学问,基本上所有的学科都包含史学。”董涛开篇为同学们阐述了史学的定义和地位。随后便进入讲座的正题,董涛首先介绍了司马迁与《史记》写作的经历。司马氏家族长期担任史官的传统、司马迁年轻时的“驴友”经历等为司马迁著《史记》奠定了基础,董涛强调道:“这些早年的经历为司马迁提供了许多素材,尤其在旅游途中十分注意采风。”由于在“李陵之祸”中遭遇宫刑,可谓命途多舛,所以董涛认为,从书中可以看出司马迁更加崇拜悲剧式英雄人物。《史记》最终于汉武帝天汉年间完成,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董涛分别对它们的内容和规模进行了解释。

(董涛博士在讲座中)

紧接着,董涛拿出自己收藏的竹简与同学们传递分享,并进入下一个内容,即《史记》的艺术特色。他列举了司马迁用一百多个字讲述六个战役经过、用几十个字介绍历史人物的例子来表明《史记》简洁优雅的文字特点。“大家在写东西前应该看看《史记》是怎么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力量感的。”董涛建议道。除此之外,《史记》当中还能看出其“采访”的功夫、“虚构”的艺术和不虚美不隐恶的风格。

(新闻学院副院长张瑾主持讲座)

随后,董涛为同学们如何阅读《史记》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有选择地阅读、做笔记、使用参考书。他还介绍了几个版本的原著和参考书给同学们。在互动环节中,2014级的董立扬同学提出了关于《史记》内容的细节和司马迁著书后的经历等问题,董涛耐心为其解答。

(认真听讲的同学们)

讲座最后,张瑾副院长鼓励同学们能够回到《史记》的原文本中去,深掘其中的内涵。她还表示,这是“人文社科经典导读系列讲座”第一讲,今后将会开出更多更精彩的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