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边疆的思政课
11
2024.10

作者:

编辑:
彭辉

新重庆-重庆日报:重庆大学“行走边疆的思政课”:把新闻理想播撒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采访时人物并不是放到画面中间最好。”“镜头最好与人物呈15度角。”“采访最重要的是让采访对象说出你想知道的内容。”

这些话语不是来自新闻学的专业课,而是对一群哈尼族少男少女的新闻启蒙。台上是新闻学教授,台下是一群稚嫩、眼神充满好奇的哈尼族少年。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学生辅导哈尼族小记者进行新闻采访活动


7月26日上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行走边疆的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边境县城云南省绿春县举行了一场耳目一新的“少年向上,拥军爱民——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绿春小记者启蒙行”活动。参加活动都是绿春县退役军人子女,为五、六年级的哈尼族小学生们,这些19位小学生和重庆大学21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被分成10个组。由新闻学院师生辅导同组的哈尼族小记者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一次采访任务、制作一个采访视频节目。制作的节目,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和绿春县融媒体中心的专家逐一打分并评奖,部分小学生的家长也参加了活动。

张小强教授介绍活动的要求


“小朋友们上午好,我姓张,不紧张的张!”活动开始,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小强教授用幽默的开场白拉近了与局促的孩子们的距离。他接着告诉参加互动的小记者们:“新闻节目最重要的是选题立意,其次才是制作质量。这次采访活动,我们推荐的主题是退役军人或边疆相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郑静副教授讲解了构图、拍摄机位等视频拍摄基础知识。学院教师贾茜博士特别强调了面对镜头时应保持的自信、大方与自然。


重庆大学师生与小记者们的结对互动环节中,大学生们耐心细致地向小记者们传授采访技巧和手机拍摄剪辑操作,并鼓励他们动手实践,体验采访的乐趣。双方还共同协商确定采访对象与主题。在场的小学生家长们、有关领导与老师们则成为了他们采访的“对象”。

重庆大学本科生向小记者传授采访技能


“少年向上,拥军爱民——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绿春小记者启蒙行”活动不仅是对哈尼族少年的新闻启蒙,也是对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学子们的再受启迪。这不仅是一堂思政课,也是课堂思政和专业课的延伸,对参与其中的重庆大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硕博同学认知能力有了更新的启发,边疆、军人对他们而言过去为较抽象的符号或印象,通过辅导较为深入地走进了他们的家庭,发觉军人也是普通人,更重要的是崇高的使命感和精神觉悟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为国戍边。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沈萌表示,本次活动让她重新认识新闻传播学专业和职业的重要价值,是一次对自己心灵的洗涤。本科生张培钰认为,过去课堂上的新闻采访没有过多的负担,现在不仅有短时间出作品的压力,还要指导哈尼族小朋友,对专业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她算是完成了一次“极限挑战”。广播电视学专业陆明然同学认为,这次辅导小记者采访让他把新媒体运营等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能力……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凌晓明说“大思政课的推进,着力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时代背景、与国情教育、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特别是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结合尤为难得,这次深度接触边疆退役军人和少数民族少年的活动,其教育意义远比课堂上的思政课更有意义。”


绿春县副县长吴炯认为这次活动是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一次很好的拥军爱民活动,也是关心关爱绿春县退役军人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的良性推动。吴炯说“小记者启蒙行让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学子和绿春哈尼族青少年建立了感情纽带,搭建了追梦桥梁,今天,这些对新闻采访有兴趣的绿春哈尼族小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可贵的新闻采编知识,更是他们心灵触发与成长触动。希望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未来开展更多这样的活动,惠及更多绿春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