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视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视界 > 正文 >
23
2025.04

作者:

编辑:
彭辉

冉苗俊:怎样评论才够味

4月21日晚,重庆日报重庆瞭望编辑部评论员冉苗俊,应邀走进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22级《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课堂,为同学们作题为《怎样评论才够味》的专题分享。


(冉苗俊作分享)


首先,冉苗俊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为引入,强调新闻评论讲政治这一特点。冉苗俊结合多个具体案例,表示舆论引导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个人都受其影响,新闻评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冉苗俊总结出一个规律,新闻+评论,是“搞大事”的标配。接着冉苗俊从评论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怎样的评论才算好评论三个方面展开,向同学们深度解读“新闻评论”。冉苗俊表示,与新闻报道相比,评论的价值判断更为清晰,更容易引导舆论,即评论有更清晰的表达诉求。冉苗俊以近期热点关税问题为例,表示评论有利于降低理解难度,增进公民认知。“评论已经从原本媒体的‘后卫变成前锋’,成为独当一面、快速吸引流量、提高传播带宽、展示媒体价值观的拳头产品”。


冉苗俊结合自身工作的经历,总结出好的评论作品应当具备的特点,分别是有选题、有故事、有观点、有立场、有情绪、有文采。冉苗俊强调选题的重要性,“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而评论员想寻找到有价值的选题,则应该具备胸怀全局的政治远见、强化发展的时代意识、关注现实的价值导向。“想要写好评论,就一定要会讲故事,”冉苗俊说,“这里的‘故事’,可以理解为一种广义上的叙事,也可能是显示发生的某个事件,它们最终都会以论据的形式呈现于文章中。”


冉苗俊的讲座语言风趣幽默,内容层层深入,同学们踊跃参与互动,就新闻评论写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面对同学们有关写作风格、评论创新点的疑问,冉苗俊表示,写作风格应建立在自己的兴趣点、知识库和文笔上,评论员应在有了自己的着力点后再谈风格。“一篇精彩的文章,一定是经过多人的打磨修改”。冉苗俊说,在《重庆瞭望》每周的选题会上,每个人都会进行头脑风暴,而如何在众多观点中有所创新,关键在于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有所取舍,重新提炼。

 

主讲人简介:冉苗俊,重庆日报重庆瞭望编辑部评论员,曾担任团中央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宣讲团成员、共青团“海南青年讲师团”成员,海南省骨干网评员。执笔的《对“彩排式”调研要重拳出击》获中宣部三好作品,多篇评论获得海南新闻奖和重庆新闻奖等奖项。

 

(文/图:周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