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
19
2014.02

作者:
石坤 摄影作者:刘天宇 摄影:石坤 摄影作者:刘天宇

编辑:

西北师大刘涛副教授来我院讲授如何在新闻作品中讲好故事

2013年12月26日,西北师范大学刘涛副教授在新闻学院多功能厅举办了“故事性与命运感:转型时期的公共议题呈现”的专题讲座。刘教授曾于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在CCTV重要节目《新闻调查》担任策划和编导职务。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刘教授向新闻学子分享了自己的从业心得:记者是一个讲好故事的人。

(刘涛副教授在讲座中)

刘教授在一开始就借助中外魔术表演差异的例子引出讲座的主题――“讲故事”。他比较了中国魔术表演和外国的差异:中国魔术缺少背景,而外国魔术在正式开始之前往往会有一个故事作为铺垫,效果当然大相径庭,从而生动地表现出“讲故事”在新闻作品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在接下来的第一部分中,他系统地阐述了“讲故事”的重要性:故事可以提供情景以及认知框架,是当下最为普遍的叙事方式。“故事一方面可以有效传递信息,另一方面也有强大的归因性”刘教授说,“很多故事的接受者会在自己身上寻找现象产生的原因,但这同时也使人们从更宏观的层面去思考”。此外,他也强调了故事化叙事的重要性:“媒介框架中的消费很大程度上都指向故事”。

(认真听讲的同学们)

第二部分讲述的是制作节目时找人物、找故事的过程。刘教授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应关注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性伦理,应具备有底层情怀和对生命的敬畏态度。

接下来,在第三个部分中,刘教授认为,有效呈现人物的命运感,在故事之中体现人性是把故事讲好的关键。他提到,增强命运感的重要方式是对符号与细节的捕捉。在最后一部分他讲到了讲故事要从寻找共识这一方面展开讲解,包括人道主义、命运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公共价值四个方面。

在提问环节,一同学询问道:“对新闻工作的现实与个人理想相差甚远,许多想要报道的事情不被允许。对此您怎么看?”刘涛教授说:“新闻学子的新闻理想不能倒,但是我们在报道方面应注意表达技巧,在不涉及明令禁止的话题的前提下,从另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去报道想要报道的现象,这是我们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