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7日上午,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来到新闻学院调研,听取了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的工作汇报,对新闻学院的发展与建设做了重要指导。
(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与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
随同周校长到新闻学院调研的学校领导有:党委常委李学静、党委常委、虎溪校区党工委书记田明、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郑小林、校教务处副处长曾佐伶、校财务处副处长何海涛、校长办公室副主任饶劲松、文理学部办公室主任谭进。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学院党委副书记魏世平、院长助理彭逸林、欧阳照、“百人计划”学者郭小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张小强、讲师赵丽君、学办主任温健琳、院办主任龚兵参加会议。
(董院长做学院工作汇报)
会议由魏世平副书记主持。董天策院长向周校长及各位校领导、部处负责人做了工作汇报。董院长说,2012年11月,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更名为新闻学院,奠定了学院作为一个专业学院的发展框架。2013年以来,学院各项工作有良好进展:引进“百人计划”学者和高层人才各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依托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增设“新闻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13年11月,成功举办2013中国新闻学年会,新闻学院当选为全国新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同年12月,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年会上,新闻学院被增选为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与会人员)
董院长说,最近一年多来,学院始终把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作为首要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学院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建章立制,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修订与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及本科生培养的改革举措;积极申请卓越新闻传播教育培养基地;大力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举办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讲座。
(会议现场)
“重大新闻传播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必须迎头赶上,才有一席之地,才不负重大声望。”董院长就学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了具体汇报,希望学校给予大力支持,让学院发展得更好。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重大新闻学院能够跻身全国主流新闻传播院系的行列。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董院长提出的具体问题给予积极回应,表示在学校政策空间内尽可能给予支持。
(虎溪校区党工委书记田明发言)
听了董院长的汇报和各位部处负责人的回应,周校长做了重要讲话。周校长说:比起一些老的学院,新闻学院底子薄,缺乏积累,又是在一个工科见长的大学里面,发展自然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学院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很不容易。希望学校各职能部门支持新闻学院发展,可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涉及全局的问题,要分步解决,总之要尽量帮助学院解决问题,促进学院的发展和建设。
(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总结会议)
周校长强调:新闻学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硬件条件特别是实验室的建设,学校要给予更多的支持。譬如办公场地使用面积,计算方法可以因校区而异。对搬迁到虎溪校区办公的学院适当放宽一些。与此同时,新闻学院要加强软件建设。教学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要制定好规划,长远打算,分步实施。建章立制,管理制度很重要,要有规范而创新的规章制度。新闻学院应借鉴国内外老牌新闻传播院系的管理经验、办学经验,把它们的经验和重庆大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走出自己的一套路子。
周校长指出,学院发展要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对此,周校长提出六点要求。第一,学院定位。学院领导班子要认真讨论,明确自己学院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我们和人大、复旦等老牌新闻传播学院肯定不一样。如果照着他们的思路来发展,我们永远也走不好。我们应当另辟蹊径。”新闻学院要研究重庆大学的特色和发展需要,结合学校的特点给学院做出合理的定位。第二,学科专业建设。先做好专业建设,再做学科建设,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打开学科建设的局面。第三,人才培养。要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要加强教学改革,要加强实践教学,处理好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关系。第四,教学和科研。新闻学院应当教学与科研两手都要抓,教学与科研并重,两个都是中心,要以科研来提升教学,又要通过教学来促进科研。第五,加强队伍建设。不仅要引进青年教师,而且要培养青年教师,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成长。要送青年教师到人大、复旦、北大等国内名校新闻学院去学习,要送青年教师到国外去深造,做到引进、培养、使用相结合。第六,加强对外交流。一个学院想要获得比较好的社会声誉,一定要走出去。目前,新闻学院与台湾、香港的优秀高校加强合作交流,不失为一个“走出去”的可取路径。
周校长特别强调,一个基础差的学科专业,好好发展,可以发展得很好;一个基础好的学科专业,不好好发展,也会掉下去。新闻学院要制定好科学的发展规划,先打基础,分阶段发展。有些方面也可以跨越式发展。新媒体时代如何转型发展,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点。新闻学院要抓住机遇,谋求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