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泡桐林,苍翠欲滴。一眼望去,有一棵尤为粗壮繁茂,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焦桐”。 51年前,焦裕禄在肆虐的风沙中亲自种下了这棵桐树,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棵树见证了兰考的沧桑变迁。
(魏善民老人接受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同学采访)
秉承父愿,守一辈子树
在过去的32年里,这棵树旁出现次数最多的人莫过于魏善民。当我们见到这个白发苍苍,皮肤黝黑,牙齿都几乎掉光的老大爷时,内心一直在想这一万多个风风雨雨的日子,他是怎样坚守下来的呢?在我们的采访中提及此问题时,他边挥手边笑着说:“俺也不知道到底是如何过来的,只是天天忙忙碌碌的,为她浇水、培土、上肥料…”
1966年穆青、冯健、周原合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在全国刊播后,引起了巨大反响,立刻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焦裕禄的热潮。随着焦裕禄精神在神州大地开花,参观“焦桐”的人也越来越多,清理垃圾的工作自然也就繁重了。魏善民并没有因此松懈,在他的眼里,“焦桐”就像自己的孩子,“要是一晌不来看他,俺就回家难受的吃不下饭,看过他后,干什么事就都妥妥的”。
魏善民的父亲是当年的生产组长,他义务承担起照顾“焦桐”的任务。“1981年他的身体不行了,第二年父亲就把守树的任务交给了我。”魏善民回忆道。当时他父亲主要基于两个考虑:第一,他是共产党员;第二,弟兄几人只有他没有出去。为了完成父亲的嘱托,更为了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魏善民每天都会蹬着他那辆会发出“声音”的三轮车,来清扫焦桐下的土地。时光一晃就是三十年,日日如斯。
(董天策院长与魏善民老人在交谈)
回眸过往 仍有泪花
1962年12月6日,焦裕禄来到了兰考县。当年的兰考,“三害”( 盐碱、风沙、内涝)肆虐,不仅吓倒了一大波领导干部,也吓跑了不少人老百姓。焦书记目睹了火车站拥挤的灾民后,感概万千,决心“拼上老命也要大干一场,彻底改变兰考的面貌”。1963年2月份,焦书记来到朱庄村,因为这里离风口近,经常是风沙滚滚,遮天蔽日。“当时,俺这里做饭时基本都要挂着帘子,要是没有帘子,一顿饭做完,锅台上、锅盖上都满是沙土,吃饭的时候,常常会碜到牙。”
魏善民回忆道:那些离沙丘近一些的麦田,麦子基本上都被沙土覆盖了;稍远一些的,也常常被风吹的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自然是收成惨淡。“63年的时候俺都20多岁了,连媳妇都娶不上,因为穷,都没有姑娘愿意来俺村。”
那年3月,焦书记带领着朱庄村村民种泡桐铺淤泥来治理风沙,偶尔会在军属家庭吃顿饭。“那天中午11点,焦裕禄来俺家吃饭,不是只顾自己吃,而是还会考虑其他人有没有饭吃,能不能吃饱?”魏善民抬起他那只布满老茧的右手,擦拭了下眼角。焦书记最让魏善民感动的地方,就是他心里装着老百姓。所以父子俩这么多年来义务看守这棵“焦桐”,无怨无悔,为的就是偿还这份感动。
(魏善民老人的采访记录)
薪火相传 继续守候
一般泡桐的生长周期也就20来年,成材了卖掉,最长寿命30来年。眼前的这片泡桐林也已经是第三茬了,可当初这棵不足2米小幼苗竟然一直存活着,已经51年了,而且也仍然挺拔壮硕。魏善民告诉我们,他打算让他的三儿子接替他继续守护焦桐。
在我们进行采访的时候,突然有两位看来很专业的影像人士拿着单反相机加入了拍摄采访过程的行列。后来一打听,原来他们是团中央组织的赴焦裕禄干部学院学习的大学生骨干班学员。
魏善民铿锵有力的讲述,还引来不少人的围观。这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即便牙齿都快掉尽了,却依然乐此不疲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而这棵桐树,会随着老魏家一代代的守候,永久地矗立在那个位置。
焦桐,早已成为了焦裕禄的化身,凝视着干部学院来来往往的人流。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师生与魏善民老人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