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的大学生是新闻战线的后备军,我们这支后备军有没有灵魂,什么是我们这支后备军的灵魂?”作为穆青的同事,南振中先生考问着在座的新闻学子。
没等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南振中先生坚定而恳切地给出了答案:“在今后的岁月里,将勿忘人民的素养、气质和情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把勿忘人民的理念铸造成为新闻后备军的军魂!”
何为“勿忘人民”?为什么南振中先生如此强调穆青的“勿忘人民”?
“勿忘人民”,并非空谈
8月5日上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15名师生来到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报告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新华社原总编辑、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先生专程从北京前来授课。
(南振中教授专程从北京赶回来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师生讲述穆青)
南振中先生说:穆青晚年常说一句话,“我的一生离不开人民的哺育!”“穆青晚年常常回忆战争时代的往事,难忘群众的滴水之恩”。对于穆青从战争年代就与人民结下的深厚感情,南振中先生从1945年12月穆青进入辽西,老大爷将穆青受冻的双脚放在胸前揉搓帮他暖脚的故事,讲到1988年与1990年穆青曾两次提词写下“勿忘人民”,再到1991年穆青在《穆青论新闻》一书中还提到要“牢记人民,对人民有深厚感情”。
在报告会上,南振中先生始终强调“勿忘人民”,并详细阐述了四个依据: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到,报刊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人民的信任是报刊的生存条件,“勿忘人民”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则。第二,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勿忘人民符合党的十六大精神。第三,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的“8·19”讲话,提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勿忘人民可以说是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重要基点。最后,近年来,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正是“勿忘人民”这一理念在新闻实践中的体现。
硕果累累,精神长存
先进典型一直是穆青关注的对象,在郑州大学穆青展览馆中,从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展示了穆青一生笔下的十个典型人物。
聆听了南振中先生的报告之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师生来到穆青展览馆参观。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大家对穆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1939年春,穆青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8月,发表通讯《雁翎队》。穆青以擅长刻画典型人物著称,他和张铁夫合作的第一个典型人物是发表于1942年9月延安《解放日报》上的《赵占魁同志》等系列报道。
(董广安教授带领一行人参观穆青纪念馆并细心讲解)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正是这篇为人所熟知的通讯,报道了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的感人事迹。这篇六易其稿、精心写作的通讯,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在中国新闻通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1978年3月14日,穆青与陆拂为、廖由滨合写的长篇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由新华社播发,通讯借山西省闻喜县植棉劳模吴吉昌之口,发出了中国新闻媒体公开否定“文革”的第一声呼喊。
展厅中的展板都是按照穆青生平的时间顺序展出的,在最后提到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同志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什么是“穆青精神”呢?据《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一书介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穆青研究中心的师生经过多年研究,将其概括为:热爱祖国、勿忘人民的民族情感;顾全大局、立场坚定的政治觉悟;求真务实、扎根基层的工作作风;堂堂正正、别无所求的高尚情操。
调查研究,针砭时弊
“如果新闻记者都能贯彻穆青精神的话,像陈永洲此类失实报道就能够有效避免”,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主任董广安教授感慨说。
(董广安教授为我们讲述穆青精神)
穆青曾说:“调查研究使我们做好报道工作的基础,没有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常有间断都意味着宣布新闻工作的死刑。”8月6日上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15名师生在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听取了董广安教授关于“走转改”与穆青的调查研究观的报告。她提到:调查研究观是从穆青的新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穆青的调查研究观对于指导新闻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是提高宣传报道的需要,是造就名记者的必由之路。董广安教授这样总结说。“虽然穆青所处时代距离我们时代久远,但是对于当前群众路线的实践依然有着现实意义,‘穆青精神’是新闻界的一面旗帜,其优良作风需要在现代弘扬。我们新闻专业学子应该将‘穆青精神’变为融入血液的专业主义信念,并为人民、为时代呼吁,谱写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