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传媒》杂志主编杨驰原莅临新闻学院,在204会议室进行了以“媒体融合”为主题的交流座谈,重庆大学期刊社副社长游滨陪同。本次交流座谈会由新闻学院张小强副教授主持。
(交流座谈会现场)
首先,杨驰原主编简要介绍了《传媒》杂志的投稿机制,并感谢新闻学院师生对《传媒》杂志的投稿支持。随后,张小强副教授先就传统媒体产业转型的困境和瓶颈向杨主编提问,杨主编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他指出:“如何变影响力为盈利、如何应对人才问题、如何合理调配媒资本使之可持续运营是三个关键点。”对于如何变影响力为盈利,杨主编以《京华时报》官方微博为例进行剖析,着重强调技术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对于如何应对人才问题,杨主编指出应更多地吸纳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人才,“玩转智能手机”的人才;对于资本的运用,杨主编认为只有合理调配资本,才能使媒体可持续运营。游副社长也表示:“学术期刊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要求,重庆大学期刊社将聚焦移动终端的电子推送,以电子平台学术服务为切入点,紧跟时代发展。”
(杨驰原主编发言)
(张小强副教授主持交流座谈会)
紧接着,新闻学院陶楠老师就国内报业和广播电视的融合、如何在体制内实现创新与突破提问,杨主编首先肯定,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这一课题应置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之前,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具有前导意义。他说道:“目前,报业和广播电视双方机构和管理的分离,是造成产业分离的重要原因。要实现产业融合,一方面,应当从机构和管理入手加以改革;另一方面,要重视新技术,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带动融合的深入。”
(同学提问)
随后,一名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请教杨主编怎样看待国内巨大的媒体融合不平衡现象,杨主编回答道:“媒体融合的影响因素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受新媒体冲击的程度及市场化程度,具体到每个传媒集团,它们面对融合的反应速度、力度和自我定位也各不相同,不平衡是必然的。要想找到一个全国可行的媒体融合模式,可能性很小,还是得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同学们认真做笔记)
最后,杨主编对新媒体的广告费转化率、新闻毕业生就业该选择纸媒还是新媒体、“三网融合”等话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参与者进行了互动交流。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