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
10
2016.03

作者:
何雨蔚 摄影:张皓敏

编辑:

《新华每日电讯》原总编辑解国记谈“编者的编发空间”

编者编发的空间有多大?如何平衡满足受众需求与管理要求?如何准确把握舆论监督的空间?3月10日下午,《新华每日电讯》原总编辑解国记先生莅临新闻学院多功能厅做了题为“编者的编发空间”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主持。

(解国记总编辑在讲座中)

讲座伊始,解总编辑直言,任总编辑时,电讯改版成新闻稿后发行量最高达到十万份,但发展遇到了困难。原因是新闻稿虽符合管理、作者以及被报道的需求,却未能符合读者的需求。“生死存亡的时刻,要走向市场,必须抓住受众需求”,他说:“所以在06年时进行大改版,这次改版的指导思想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内容。”

解国记总编辑的报告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正面报道的改进与把握;第二,舆论监督的空间。谈到第一个问题时,解总编辑以黄河的沙源集中在黄土高原上为比喻,认为文革中假大空的遗风、工作性报道无新意、贴气候标签、照抄照转、形式主义就是正面报道的“粗沙源”。为了具体生动地让同学们感受假大空的可笑与负面影响,解总编辑现身说法,将自己在文革时期写的日记和新闻稿作为案例,幽默的话语中充满了批判的智慧。

(讲座现场)

在讲解第二个问题时,解国记总编辑用大量具体直观的例子说明了把握舆论监督空间的限度。他语重心长地说:“我把本报曾遭遇的重大挫折拿出来给大家讲,是希望同学们以后从业时不要重蹈覆辙。”

在谈到未来可能的舆论监督空间时,解总编辑谈到了“主导媒体外的话语体系”,其中包括口头、微信、段子和外媒话语体系;“禁区”与准禁区的概念,他以毕福剑事件为例对比了“本地封锁”和“坏事传千里”的现象。“真相常在主导媒体之外”,解总编辑还道出舆论监督报道的把握原则,要在动机和操作两个层面加以注意,并引用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先生的说法:舆论监督要选择那些“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题材。

(现场提问)

在提问环节,解总编辑就关于媒体党性、区分“左”、“右”概念的问题上给出了精彩回答,同时他对新闻学院同学的提问和思考水平做出高度评价。

(董天策院长作总结)

最后,董院长总结说:“今天解总告诉我们,新闻从业者要把握好分寸与导向,需具备政治家的头脑和政治家的智慧。这说明读新闻专业不只是学习采编技巧,还需要坚持新闻精神,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