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逐梦他乡重庆人”采播团队走进重庆大学,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多功能厅举行高校分享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重庆广电集团副总裁丁道谊、市委外宣办对外新闻处处长徐建明、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学静、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魏世平出席。本次分享会由华龙网总编辑助理、新闻中心主任张一叶主持。

(分享会现场)

(华龙网总编辑助理、新闻中心主任张一叶主持分享会)
“当年你带着梦想离开家乡,现在,让我们来寻找你,无论你在多远的地方。”开场的三十分钟的影片,荧幕上出现许许多多“用他乡的精彩诠释中国梦”的重庆人,他们浓厚的乡音与浓烈的乡愁成为今天分享会的开场白。
华龙网记者李力以“交心从交朋友开始”为主题,跟同学们分享了他到广西访寻人物故事的感受。在面对热心的采访对象时,他认为记者需要抓住重点,理清思路。“对于采访有难度的专业思维较强的对象,需要做好功课,用专业类话题打开话匣子,并用文学性手法将人物写得更加立体。”在谈到创业者、经济从业者的采访时,李记者认为采访者应吃透商业概念,不至于显得笨拙。

(华龙网记者李力做分享)
重庆之声记者张添灿分享赴欧洲采访的心得。她感慨道:“在英国呆了两周,看见了当地人的从容,经历了144年来的最强暴风雨,发现在伦敦需要对抗的不是恐怖组织,而是天气。”在巴黎,有将重庆小面带到巴黎的留学女孩,有年长逐梦的羽毛球运动员等三十位重庆人,这些故事都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重庆之声记者张添灿做分享)
重庆日报记者王伟采访了身在广东的重庆人之后,提炼了三条新一代媒体人应具有的精神: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耐得住寂寞的守业精神以及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只要拥有这三种精神,不管是纸媒还是新媒体,都会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重庆日报记者王伟做分享)
三位记者分享了他们的采访经历后,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重庆广电集团副总裁丁道谊和几位记者一起在主席台就坐,与现场师生互动交流。

(交流环节)
对于“逐梦他乡重庆人”选题的意义,重庆广电集团副总裁丁道谊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说,选择“逐梦他乡重庆人”这个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新闻界“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工作要持续进行,且这个选题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中国人和中国家庭的故事阐释‘中国梦’”的要求;二是重庆即将迎来直辖20周年,“逐梦他乡重庆人”系列报道是对重庆和重庆人的献礼;三是其他媒体曾做过类似的节目,并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四是通过重大选题策划体现媒体设置议题的能力。至于为什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一起上,丁道谊副总裁表示,这样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传播,“多渠道,天天播,总有一天你会知道节目的存在”。

(重庆广电集团副总裁丁道谊回答问题)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进一步阐释说,一、虽然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但不是所有事实适合报道;二、新闻传播的目的在于服务,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因此传播的核心是“人”,是为“人”服务;三、报道“人”最好的方式是讲故事,“只要故事讲的好,传播力影响力就达到了,通过这样的传播达到价值的传播”。张永才副部长认为,传播人物、传播新闻、传播事实、传播城市的形象和文化,是通过人物的故事来达到的。“在‘逐梦他乡重庆人’系列活动中,重庆人走出去的历史,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回答问题)
互动环节之后,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向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赠送《逐梦他乡重庆人》图书30册。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向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赠送《逐梦他乡重庆人》图书)
最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对本次分享会进行简短结评。他说,“逐梦他乡重庆人”采播团队光临重庆大学为新闻学院师生分享经验,是言传身教,传经送宝,让师生受益匪浅。一、记者们的分享非常鲜活、精彩和丰富,对学院师生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二、“逐梦他乡重庆人”系列报道是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与成功案例;三、大型报道活动需要强大的策划能力,运筹帷幄,精心组织;四、此次系列报道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五、活动体现了对“重庆人”这个族群的关注,通过报道“重庆人”的故事来传播重庆的城市形象。“重庆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巨变,这种变化和中西部崛起的历史进程相匹配。‘逐梦他乡重庆人’大型报道活动正当其时,很好地传播了重庆的声音,重庆的形象”。

(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作总结)
据悉,“逐梦他乡重庆人”面向全球征集人物线索,拟采访报道520人。活动从2015年2月开始,将持续到2017年6月18日,为重庆市直辖20周年献礼。此外,在“逐梦他乡重庆人”采访报道活动之后,还将推出“逐梦重庆他乡人”等系列采访报道活动。

(领导和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