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
27
2016.12

作者:
新闻学院 摄影:新闻学院

编辑:

我院学子获首届“科德杯”全国大学生航拍大赛一等奖

12月19日,在2016首届“科德杯”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竞赛开幕式上,来自全国174所高校和单位共570余位参赛选手携带的200余架无人机集体亮相。

(开幕式现场的无人机亮相)

在为期5天的竞赛中,我院2015级研究生于文超和吕晓月两位同学创作的航拍作品:《灵秀京西南》,斩获大赛一等奖。

(开幕式现场)

据悉,此次大赛共云集了北京电影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等174所高校的的570余位参赛选手共200余架无人机。大赛组委会将参赛队员分为红、黄、蓝三队,前往河北省涞水县天鹅湖、野三坡苟各庄、河北省易县清西陵进行为期两天的拍摄,并在一天的时间内完成剪辑制作。最终,参赛选手们共创作出824部作品。于文超和吕晓月属于黄队三组,拍摄地点为天鹅湖和野三坡。经过两天的拍摄和一天的剪辑,最终在12月23日的颁奖晚会中,于文超、吕晓月组队完成的航拍作品:《灵秀京西南》,以独特的拍摄视角和剪辑手法获得此次大赛的一等奖。

(于文超、吕晓月和大赛评委侯俊峰教授合影)

“航拍技术都是自己不断摸索研究的,我比较喜欢摄影摄像,平时又比较好动喜欢创作”于文超说,当他看到一个摄影爱好者在微信群里发的参赛通知时,便决定从重庆赴北京参加此次比赛。

(航拍作品截图一)

“这次获奖离不开我们学院的支持和老师的鼓励,因为学院的实验机房和设备都是面向学生开放的,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进行创作。自己本科阶段参与大量实践的操作掌握了一些技术,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潜心的学习与阅读,我的导师董天策教授也经常嘱咐我们要多读书,而这次拍摄和剪辑的灵感就来源于平时阅读的积累,这次也是真正感受到阅读给思想带来的提升。”

(航拍作品截图二)

由于设备受限,大赛只允许无人机云台下的摄像机影像参与创作,因此先期携带的单反无法使用。而于文超参赛时只有两块电池,正常情况下每块电池能够拍摄20分钟,但是河北省气温比较低,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每块电池只能供航拍器飞行十几分钟左右。“别人的设备,尤其是电池都很充裕,都是储存卡满了,没法继续再拍了,而我是在荒山野岭的地方到处找能够充电的地方。”回忆起拍摄的过程,于文超感叹道。在电池电量不足以支撑飞行时,于文超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手持航拍器拍摄,此时云台和摄像机可以依靠剩余电量继续工作,此时则由吕晓月来操控航拍和屏幕监视,他们默契的配合竟拍出了平时难以呈现的视角。

(于文超同学上台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