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通知 > 学院新闻 > 正文 >
09
2019.07

作者:

编辑:
董傲通

周树华:网络信息与感知心理

7月9日上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Leonard H.Goldenson讲席教授、国际中华传播学会会长周树华在民主湖报告厅为2019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全体学员作了题为“网络信息与感知心理”的讲座。讲座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曾润喜教授主持。

(周树华教授讲座中)

作为传媒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学者,周树华教授从当前自媒体和网络信息蓬勃发展的背景出发,介绍了感知(perception)的重要性、影响因素、过程、原理及其对媒体的影响。

“尽管新闻的生产路径、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但是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变。”周树华教授认为,感知作为认知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在于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感知的结果也不同。事实上,并非现实直接影响行为,而是人们对现实的感知作用于行为。结合雀巢咖啡、大众汽车、澳大利亚邮政局等趣味广告案例,周树华教授指出,感知者自身、感知情境和被感知对象的特征是影响感知的三个主要因素。

我们到底是如何感知信息的?周树华教授认为,不管是对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人类的感知都有规律可循。他指出,感知的过程主要分为五个步骤,即信息进入大脑、选择、组织、理解和输出。由于人的感知具有相似性、相近性、连续性、补充性、对称性、有限性、主体与背景等原理,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

感知与涵化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和第三人效果理论等媒体效果研究密切相关。在涵化理论的研究中发现,看电视越多的观众,他所感知的世界与电视呈现的世界符合度越高。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表明,新闻媒体对某一议题的集中报道,会导致公众感知到该议题的重要性。谈到感知与第三人效应理论的关联,周教授指出,第三人效应理论有消息来源、价值取向、社会距离等多种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实际上也在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感知。

周教授还分享了他有关敌意媒体理论的研究。他认为,敌意媒体理论是媒体偏见的一种主观感知,即便媒体的报道是中立的,对报道议题持相反意见的双方仍然会认为该报道对己方不利。这种差异化的感知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其根源可用社会身份理论来解释:人们自然地倾向于积极保护自我和自我所处群体的特殊性与优越性。但是,这种对自我群体过高的主观期待本身就与现实不符。

(学员提问)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周树华教授就学员提出的对外传播研究、国际传播教育、社区传播效果研究等问题一一做了详细解答。

 

作者:熊天慧 王婧祎

摄影:尹婕 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