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游记之七:离开香港,留下所思所想 ①
编者按:2018年10月23日,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第8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正式开幕,本届工作坊的主题为:“寻求真相:调查报道和公共责任”,八位普利策奖得主从新闻报道的不同视角阐述了各自对真相寻求、调查报道和公共责任的理解,从新闻理念、采访及信息获取、写作技巧等各方面分享了各自在调查报道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悟。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访学团队已顺利完成此次游学,团队成员陆续将感受和经验成文,以飨读者。
新闻是新,新在于新鲜的感受,新奇的体验,创新的精神。
在这五天里,学做融合,深刻感受到了开放、包容、分享,责任、使命与公共的精神。既有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政治烙印,也有国际化的现代景象,三种语言,多个梦想。世界排名前五十的大学中,香港占据三个,我也在短时间的到访中尽力用眼睛、相机和头脑去理解这些不同的文明。我看到了曾经并不寂静的民主墙、影响甚大的学生组织、气派自成风格的学生舍堂,还有传理学院的强大资源设施,电影学院亚洲第一台全方位杜比音效实验室,无一不让人心中一动。
我去到了香港最繁华的地方,看到了和上海、曼哈顿比肩的商业中心,也有斑驳陈旧的街区,尽是电影中复古的记忆。光明之下,也有阴影,香港的特殊体制、地缘与历史,让这座城市充满混合却并不谐和。有法轮功的侵袭、有本土人的歧视。当然,不完美才是构成不断进步的生命力,新闻人的使命也来自于发现斑点,维系民主、寻找真相。
我认识了新的朋友,来自俄罗斯的达丽雅,我们能够跨越国别和种族而自由交流,加深了对刻板印象的现实感知。我们一同到香港城市大学拜访了校友,也在餐厅认识了新的朋友,到香港大学的公布墙上看到了许多有趣的回应,所及之处,都是新奇与动容,每天都令人难忘。
浸会大学的校园很小,三个校区就是接连的三幢大楼。但每栋楼都自有特色,大都以捐赠者的名字命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功能与设施都让人耳目一新,每一层楼都是一个平台,学生拥有非常多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也可看出学校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我参加每一场讲座,在向每位讲者提问,在互动中让我拥有更强的参与感、对话感,对这些讲者的精神的内心交融更加深刻。当然也与他们交流、合影,满载而归。我将印有重大校徽的纪念品送给美国东北大学的Carroll教授,他通过微信表达了感谢与喜欢,如此忙碌却还回复邮件,给我升学的祝愿。每位得主的演讲都有许多让我印象深刻的瞬间。
(参与“普利策奖得主”工作坊的全体人员合影 图片来源网络)
传播是理,理在于专业主义的理性,对待社会的理解,从实践中深化的理论。
对待信源匿名或实名,有明确的界限与伦理规则,采访中的提问方式与对受害者的保护,在冲突中以公共为先,书写改变历史的新闻作品。巴拿马文件的漫长调查过程、揭露阿拉巴马州候选人的性侵丑闻、历时一年用图片记录波士顿爆炸案幸存者的康复过程、对新闻与计算科学融合方向持久的探寻,在每一次采访、调查、公布中,向真相靠近。理性与感性的界限是分明的,“因为你是一个记者”,每当面对现实事件中的道德困境的时候,这句话,就是区分你与别人的防线。
Story,一个多么美丽的词汇,每位普利策人在陈述他们观点与专业思考的时候,总会有亲历的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对故事的关注,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才让他们在匠人的基础上,拥有更高的公共情怀。
他们每一个人在谈到自己的领域与成就的时候,眼中闪烁着光芒,我想,他们是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的,是将兴趣与工作结合到一起的。纽约时报的摄影记者说,他也会在工作之余做一点纯粹为自己而做的事情,这样时刻提醒自己,新闻摄影是为兴趣而存在的,它会永远闪光,照亮自己的生活。
心怀社会,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发光。
(原题为《新闻是新,传播是理----参加香港浸会大学普利策奖得主工作坊感受》)
文字 / 新闻学院本科四年级 何雨薇
图片 / 图片来源于香港浸会大学官网
编辑 /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