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编辑: 彭辉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和荣昌区直升镇人民政府签署了校地合作框架协议,这对于双方而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值得期待的行为。合作协议签订与后续的落地举措推动,是校地合作纵深推进、互利共赢的新载体、新模式,有利于推动高校新闻类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我代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表达几点看法。
一、拥抱时代,顺势而为。校地合作的推进,是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和《重庆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要求,切实提升科普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助力乡村振兴和村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将共同主办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我们的活动也正在这样的形势下开展的。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荣昌区直升镇人民政府和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本着“党建引领、校地共建、共谋发展、助力振兴”原则,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校地战略合作,致力打造“乡村思政课”,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们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师生们理想信念,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二、深化厚度,创新发展。校地合作基于三个方面来进行:社会实践服务站建设,开展精品科普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社会实践服务站的设立是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创新科普形式,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探索,旨在倡导一种参与式科普,提高社科普及的持续性、实效性。去年我们师生走进荣昌区铜鼓镇高山村,以村民易于理解、便于接受、容易参与的方式开展科普工作,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和理论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反响不错。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合作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设立的三个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社会实践服务站,新闻学院百名师生走进万宝村、道观村、燕儿村,让社会实践服务站作为“乡村思政课”的主阵地,把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的社科普活动,作为联系基层科普、服务乡村振兴的平台,让发展答卷更有“张力”,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三、厚植情怀,彰显温度。“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习近平总书记的强调如雷贯耳,催人奋进。重大新闻学院的师生们牢记总书记的号令,以今天这样的方式和形式体验、感知、认知乡村全面振兴和新时代“三农”工作,令人欣喜和欣慰。“乡村思政课”的实施,是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三进”的具体实践,学院专家、老师们带领同学们发挥专业优势,培训村民新媒体影像创作能力,发动村民以身边的乡村振兴故事为题材进行联合作品创作,讲好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故事。田间地头,沾满露珠,最有真味;深入农户,体验生活,最有真情。他们将借助新媒体助农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学生与村民的联合创作,专家教授的问题指点和经验分享,为村民的自媒体创作带来新的知识和活力,让短视频创作呈现了乡村振兴的文化底色和美丽图景、农业农村发展的喜人成就,这顺应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脚上的泥土有多厚,和群众的感情就有多深”的深刻道理和质朴情感。
预祝“乡村思政课”暨户外拍摄实践和社科普及活动圆满成功!
(凌晓明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