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
19
2014.08

作者:
新闻学院 摄影:新闻学院

编辑:

永不磨灭的灯塔——新闻学院“学习穆青、学习焦裕禄”暑期专业实践纪实

盛夏8月,中原大地正经历着酷暑的考验,但这丝毫阻挡不了学子们探索新知的渴望和实践的热情。2014年8月5日,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学习穆青、学习焦裕禄”暑期专业实践在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拉开帷幕。作为一项专业实践活动,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全体学员在董天策院长等老师的带领下,赴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学习考察,参观穆青展览馆,听取专家报告,后赴兰考拜谒焦陵,参观焦裕禄纪念馆,访寻焦裕禄的足迹,感受兰考的发展变化。期望以这种方式让新闻学子重新审视自我理想、信念和价值,洗礼精神,升华灵魂,同时锻炼和提升媒介融合报道的专业实践、新闻实践能力。

(活动集体合影)

上篇:走进穆青的精神世界

勿忘人民 做人民好记者

8月5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新华社原总编辑、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先生专程从北京前来开讲第一课,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师生15人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报告厅聆听了讲课。

(南振中教授讲课)

(董院长聆听南振中教授讲课)

南振中先生介绍说:“‘勿忘人民’是1988年4月穆青到福建省厦门市调研时为福建分社题词时提出来的。后在来京汇报任羊成情况的《安阳日报》两名记者笔记本上写下了‘勿忘人民’”。穆青晚年时常说,我的一生都离不开人民的哺育。为什么穆青反复强调“勿忘人民”?

走进穆青纪念馆,大家了解到,穆青早年参加革命,经历了许多战争,穆青说,我永远忘不了在战争年代,处处都可以看到我们的老百姓怎么样地支援战争、支援抗日。

穆青曾说,有的人把作品获奖当作最高荣誉。其实,人民的信任才是对记者的最高奖赏。

关注典型 重视群众力量

穆青生前一直关注典型人物,他说,和英雄人物思想感情上的息息相通,水乳交融,往往会产生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和激情……这种激情,鞭策着我们去克服一切困难。在穆青纪念馆,穆青树立的十个典型屹立在历史长河中,“他影响了我的一生,采访穆青及此后长达十多年与穆青断断续续的接触中,使我对怎样当好记者有了理性认识”张同德教授说。

8月5日下午,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商丘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商丘日报社主任记者张同德为重大新闻学院15名师生做了“从穆青教我当记者感悟记者成长之路”的报告。

(张同德教授为我们讲课)

张同德教授讲到:“我年轻时采访穆青,问到青年记者怎样成才的问题时,穆青说‘不要只讲成才,不讲出发点……那些关心、热爱群众,为群众分忧的人才能真正成才’”。

深入调查 建立研究基地

“如果切实经过调查实践,像陈永洲事件以及最近的‘浑水煮面’事件就不会发生”,董广安教授如是说。

8月6日上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师生15人在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听取了董广安教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与穆青的调查研究观”的报告。

(董广安教授带领我们参观穆青纪念馆)

(董广安教授课后赠送给每人一本《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

听了董广安教授了报告,大家了解到穆青在河南建立了调查研究基地,六访兰考,八下扶沟,八进辉县,四访宁陵,两上红旗渠。

穆青曾经说,蜻蜓点水式的采访,抓到一点表面现象就进行报道,不可能有深刻的内容;光坐在办公室里想点子,考虑主题,也有很大局限性,只有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大量情况,经过分析比较,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把问题讲深讲透。

下篇:感悟焦裕禄精神

8月7日上午,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师生15人在《开封日报》驻兰考记者站站长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兰考焦裕禄陵园拜谒瞻仰。焦陵肃穆庄严,白色大理石屏壁上,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金色大字依然清晰。雨越下越大,但是大家都坚定地站在墓前,没有撑伞,任凭大雨打湿衣服,恭敬地向焦裕禄烈士三鞠躬。为什么人们念念不忘焦书记?

(向焦裕禄的墓碑鞠躬)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感受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走进焦裕禄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焦裕禄铜像,铜像一侧写着焦裕禄临终前的叮嘱,“活着没把沙丘治好,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始了焦裕禄精神世界之旅。

(一行人参观焦裕禄纪念馆)

这里记载着焦裕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的事迹,展示着焦裕禄在花生地里披衣拔草、锄地的照片,讲解员说,焦书记不爱照相,这是给他拍下的仅有的照片。

一把破藤椅是焦裕禄留下的又一件遗物。讲解员指着橱窗里的藤椅深情地说:“兰考除‘三害’高潮时,正是焦书记肝病严重的时候,他就是坐在这把藤椅上带病工作的。肝疼的厉害时,他就用硬物顶着敢去,天长日久,藤椅顶出个大窟窿......”

纪念馆里,还展示着焦裕禄生前的日记,其中有一篇这样写到:“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踏着焦裕禄的足迹,访寻东坝头和焦林,考察张庄村和双杨树村

8月7日下午,大家来到兰考黄河东坝头段,这里是黄河九曲十八弯的最后一道弯,黄河在此调头经山东后奔腾入海。1952年,毛主席到东坝头视察黄河,面对滔滔黄河豪情满怀,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焦裕禄到达兰考之后,将东坝头乡作为治理三害的主战场之一,并首先获得成功。

面对着滔滔黄河水,大家感受最深的不再是它的雄壮和宽广,而是焦裕禄和这里人们不畏艰难困苦战胜灾害,造福后代的精神。

之后,大家来到兰考坝头乡张庄村,该村位于黄河岸边,这里曾是兰考第一大风口,自然环境相对恶劣。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曾首先在此治理风沙。现村支书文伟清带着我们走进他们村委办公室,他说,“当时,我们村主要是内涝和风沙灾害,焦书记来的时候,我上小学,他带着俺庄群众给土地“贴膏药”,种植泡桐树,俺村是实验地,一看成功了,全县都这样做。现在都没有风沙了”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张庄村村委办公室与官员及村民代表座谈的。

(在张庄村习近平总书记开座谈会的地方采访)

现在,这间办公室里,陈设依旧很简单,一个电视机,几张桌子整齐的摆放着呈环形状,墙上挂着的习近平总书记召集大家开座谈会时的照片。

离开张庄村村委会,大家参观了焦林纪念馆。眼前的景象是绿树成荫,空气宜人。若不是纪念馆里展示了当年黄沙飞扬的照片,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兰考县第一大风口,沙堆成群,绵延不断。郭沫若先生《水调歌头·赞焦裕禄》中“盐碱净,内涝治,风沙驯。弦歌声起,杨柳东风万户春”的诗句定是看到此景后情不自禁的赞美。

8月8日上午,大家来到了当年四面红旗之一的兰考红庙镇双杨树村,曾经一篇通讯中这样描述双杨树:“在农作物基本绝收的情况下,社员们兑鸡蛋卖猪,买牲口买种子,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现在走在双杨树村的柏油马路上,看着两边热闹的集市,昔日的贫穷情景无法想象出来。

在这里,大家还见到了50多年前曾与焦书记多次接触的古稀老人姚留学,走进老人家里,只见一条大黑狗懒洋洋的卧在墙边树荫下,见到有人来仍不肯起身,院中一颗核桃树茂盛浓密,遮住半个院子,一个个快要成熟的核桃果沉甸甸,压弯了树枝。老人很热情,搬出板凳招呼大家,同学们有的坐,有的站,有的蹲,听着老人讲述他眼中的焦裕禄。

(与姚留学老人谈焦裕禄)

“我见焦书记时还很年轻,那时候,村里组织社员抢栽红薯,俺年龄小,只负责在垄上丢红薯苗。快晌午时,有两个骑自行车的人来到地头,鞋一脱,光着脚,捋起裤腿,走进地里就刨坑栽红薯。其中一个穿着破旧中山装的中年人还问我怎么种效果好哩,一个小时后,他们走了,俺二叔才告诉我说那个中年人就是焦书记。当时,大家都还纳闷呢,县委书记咋与普通老百姓一个样子”,老人动情地说着,“现在,俺们不缺吃不缺穿,焦书记要是能活到今天该多好呀!”

焦桐树下,听守树人魏善民讲故事

在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桐树,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焦桐”。 51年前,焦裕禄在肆虐的风沙中亲自种下了这棵桐树,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棵树见证了兰考的沧桑变迁。8月7日傍晚,我们有幸在焦桐下,见到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守树老人魏善民,他为我们讲述了当时治沙植树的情况,“焦书记1963年来到俺村的,当时,村里能干活的人全都跟着焦书记治沙植树,这棵树就是焦书记亲自栽的,这周围50亩的桐林已经是第三茬了……”听着老人讲当年的故事,不知不觉天色已渐晚,大家说要把老人送回家去,但魏大爷执意要自己回去,大家只好默默地目送老人逐渐消失在视线里。

(董院长与魏善民老人攀谈)

走进中州民族乐器厂:前人栽树,后人受惠

由于兰考县介于南方的潮湿和北方的干燥交界地带,利于泡桐生长;处于黄河故道,沙地长出的泡桐木质疏松、透气、透音,因此,老百姓把这里的泡桐称为“会呼吸的木材”,成为制作民族乐器的上等材料,当年焦裕禄号召兰考人民栽种的泡桐派了新的用场。

8日上午,我们逐个参观了乐器厂分车间,了解乐器的制作过程。在最初制作车间,一件件半成品的古筝、古琴、琵琶等整齐地摆放着,工人王某正俯着身子,细致打磨琵琶的面板,看到有人走过来,他微笑着给大家打招呼,于是同学们也都围上来兴奋地问着问那,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王师傅请同学们自己上前试着打磨。在上漆刻字的车间,我们见识了机器刻字的精湛,见识了调音师的技术。最后,我们来到了成品房,那里摆放着一件件精美的乐器,工作人员耐心地讲解着那些大家叫不出名字的乐器,一些对音乐感兴趣的同学甚至兴奋地弹奏起了古筝、拉起了二胡。

(活动最后大家一起去参观泡桐企业:中州乐器厂)

前人栽树,后人受惠。兰考人欣喜地说,泡桐不但是遮风挡沙的“保护伞”,还是我们的“绿色银行”。人们感激焦裕禄不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还留下了物质财富。

活动结束,开启新的征程

在本次暑期实践活动开始之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曾对参与活动的同学们说:“物质丰富的今天,新一代新闻学子没吃过苦头,对理想、信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对社会缺乏了解,读书肤浅,这次活动就是要你们回到历史现场,感受人物精神,采用‘前期读书,后期调研’的方式重新审视自我价值和信念、洗涤灵魂,彰显新闻学子的新风采。”调研考察结束了,但思考永无止境,学习永无止境。在此意义上,整个活动都是我们一个新的开始。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在。穆青和焦裕禄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精神是永不磨灭的灯塔,照亮新闻学子坚守理想,执着信念的道路,激励着新闻学子做人民好记者。

“新闻院校大学生是新闻战线的后备军。”“一支部队一旦注入了灵魂,有着优良的传统,其战员就会养成大体一致的性格和气质,有着相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卓越人才的成批涌现和可持续涌现,奥秘就在这里。”南振中先生在这次活动首场专题报道上的谆谆教诲,犹如空谷跫音,激励着我们毅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