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
09
2015.01

作者:
新闻学院 摄影:新闻学院

编辑:

人民网转载《今传媒》对董天策院长的专访

编者按:人民网201420141117转载《今传媒》2014年第11期对董天策院长的专访,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探索传媒理论推进实践创新

——访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

主持人评述: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1929年,重庆大学创校伊始即设立文学院,后在院系调整中停办。2007年,重庆大学成立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2012年,学校调整学科布局,更名为新闻学院。现任院长是董天策教授。他曾作为学科带头人领衔创建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的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广东省重点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广东省首个文科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等学科专业平台,创办“传媒领袖讲习班”,是一位富有现代观念、充满学术智慧的传媒学者。业有所长,学有专攻,董教授担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以来,以研究学术、造就人才、探索新型的办学模式为主要思路,致力于把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打造成为一所以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为宗旨的现代传媒院系。师德师魂,智慧智勇,董院长以自己的学术智慧和生命境界引领着我国的传媒教育大踏步向前发展。近期,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董天策院长。

人物简介:董天策,男,重庆永川人,四川大学文学博士,现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理论、媒介文化与媒介批评、网络与新媒体。兼任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副会长、全国新闻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网络舆情考试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担任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委。2006至2011年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2012年评为暨南大学二级教授。2008年先后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获广东省新闻教育最高荣誉奖金钟奖、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中国传媒大会组委会“金长城传媒·2001-2010中国传媒思想人物”称号。出版《中国报业的产业化运作》、《网络新闻传播学》、《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嬗变》等论著,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董院长,您好!欢迎您做客我刊访谈栏目。我们了解到,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是通过开放式和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职业水准的综合型创新人才。这在当今媒介大力融合及新媒体引领传媒大发展的新时代,很值得推广和实施,您能具体谈谈贵学院的教学模式和育人方法吗?

董院长:谢谢贵刊给我这样的机会。重庆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改革开放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诞生的专业学院,先在2007年成立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后于2012年更名为新闻学院。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两个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点。2013年,学院依托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自主设置新闻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初步形成了本-硕-博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

2012年12月,我受命担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坦率说,主持一所后起新闻学院的院务,压力不小。好在学校明确提出了振兴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战略,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在此背景下,学院确立了“入主流,有特色,成品牌”的发展路径,利用后发优势,轻装上阵,大力改革,奋勇创新,努力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闻传播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在学科专业的布局上,一方面将完善专业结构,增设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形成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相互支撑、有利于全面开展媒体融合教育的本科专业结构;另一方面将努力提升办学层次,在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基础上创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本科教育层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学院正以2014年申报国家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为契机,科学把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与个性发展、文理渗透与学科交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本科教育与硕士教育这五种关系,秉承重庆大学“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按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标准,重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致力于通识教育扎实、专业教育优化、学生自主发展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造就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宽广国际视野、神圣职业良知、独立分析能力和精湛专业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

记者:贵院特别注重与国际及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如,与加拿大威尔弗里德·劳里埃大学(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建立的 “2+2模式”的双学位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雪城大学纽豪斯公共传播学院(S.I. Newhouse School of Public Communication,Syracuse University)签署的“3+1+1”本硕连读项目合作协议等等,请问这些交流与合作对贵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发展有何影响?

董院长:当今全球化时代,重庆大学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不仅积极与世界各国著名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而且大力接收世界各国的留学生。2013年,重庆大学被教育部列为中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新闻学院高度重视注重国际交流,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一方面与国际知名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开展交流生项目、合作办学项目,让学生出去感受、体验异域文化的丰富多彩,领悟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开阔国际视野,激发创造热情。另一方面,我们也接收来华留学生,每年都有来华留学生到新闻学院学习;同时积极引进外籍教师来主讲专业课程和短期讲学,让学生在国内也要切身感受到国际化办学的氛围。为了更好地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新闻学院正大力引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优秀师资,同时积极输送现有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深造,不断提升整个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在教学上,积极开展中英文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当然,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要适当,要遵循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规律。譬如,国际传播与国际新闻采写方面的课程,包括国际关系、国际传播、国际新闻报道、英语新闻编译、英语新闻写作、海外华文传媒等课程,就适合中英文双语或全英文授课。

记者:数字时代的传媒产业发展需要新型人才,特别是在媒体转型时期。您认为,我国当前传媒人才需求和供给情况如何?培养传媒新型人才,突破口在哪里?

董院长:在当前媒体转型时期,我国传媒人才的需求和供给存在一定的矛盾,一方面是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数量庞大,另一方面媒体机构又难以招聘到优秀的专业人才。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媒体在转型,亟需新型传媒人才。什么是新型传媒人才?从业界需要来看,不仅擅长新闻采写编播,而且擅长经营管理,不仅能承担传统媒体的实务工作,而且能承担新媒体、媒体融合的实务工作。这些年,学界也在努力探索复合型人才、融合媒体人才的培养,但成效尚未彰显。一方面,学界还应加大新型传媒人才培养的探索力度,尽可能及时尽可能多地向业界输送这种人才;另一方面,业界也不能太着急,指望学界一下子就培养出许多新型传媒人才。要知道,人才培养总是具有滞后性,更何况,媒体转型时期的新型传媒人才,主要还是要靠传媒人在实践的摸爬滚打中逐渐成长。

记者:网络与新媒体也是您的研究专长,网络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当前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具有什么意义?同时具有什么挑战?

董院长: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网络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媒介融合,全媒体,大数据……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使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格局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这种发展变化必然要求新闻传播人才要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技术运用、内容生产业务及其经营管理之道。新闻传播教育的文理渗透、学科交叉日益迫切,必须把跟网络与新媒体相关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作为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在所谓“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网络与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供给不是问题,而对信息的挖掘、选择、分析、判断、整合、追踪、评论,反倒成为新闻人越来越重要的专业工作。然而,在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却越来越沉浸在碎片化的信息感知与娱乐消遣之中,越来越缺乏深度思考、独立判断、信息整合与分析评论的能力。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还必须大力加强通识教育,提升人文底蕴,强化价值理性。如果仅仅强调新闻传播教育的技术性,忽视或轻视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文性,肯定无法培养出适合网络与新媒体时代需要的专业人才。

网络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挑战在于:理想的新闻传播人才要成为全媒体记者,成为媒体融合记者,文字、影像、音频、视频,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行,而且还要具备相当广度与深度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然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其实相当困难,除非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都是天才。因此,人才培养如何做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自主发展有机结合,如何让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且能够适应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的需要,就成为摆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时代课题,需要在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记者:您在媒介批评学科有很深入的研究,学术造诣颇深,您可否给读者讲一下如何界定这个学科?如何对媒介批评进行价值判断?体现这个学科价值的方式有哪些方面?

董院长:在我国,媒介批评是一个新兴领域。简单地说,媒介批评就是对媒介的批评。媒介批评究竟要批评什么,学界并未达成共识。我曾在有关文章中将媒介批评划分为五个层面展开:其一是文本层面的媒介批评,针对新闻与广告等媒介产品展开;其二是行为层面的媒介批评,针对媒介活动中的传播伦理展开;其三是现象层面的媒介批评,针对某种带有普遍性的媒介现象展开;其四是体制层面的媒介批评,针对媒介体制问题展开;其五是文化层面的媒介批评,针对媒介文化问题展开。如果说这样的区分有道理,就可以比较具体地界定媒介批评:它是批评者对媒介产品、媒介行为、媒介现象乃至媒介体制、媒介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得失作出分析评判与价值判断。

媒介批评是一种往返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学术活动。一方面,媒介批评是对鲜活的媒介现实进行学理性的审视,剖析、判断、评价其利弊得失,为业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帮助业界弘扬优势,正视问题,修正错误,从而促进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媒介批评所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所阐明的学理,所提出的对策,又可以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添砖加瓦,或储备素材,或增添新说,或完善旧说,或更新观念,从而推进新闻传播学的不断深化乃至重构。因此,媒介批评是促进传媒业发展、深化新闻传播学术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

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媒介批评包括两个基本内涵:一是媒介批评的话语实践,一是媒介批评的学术研究。就媒介批评的内在规定性而言,其内在生命力主要在于媒介批评实践。当前,社会转型与传媒转型相互交织,传媒业的发展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需要媒介批评的及时介入来纠正传媒领域的各种偏差。切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媒介批评,是一切具有社会良知的专业人士、社会贤达的道义担当。当然,为了推动这种批评实践,我们也需要深入研究媒介批评,总结对媒介批评的一些规律性的、理论性的认识,甚至形成比较系统的学科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媒介批评实践。不过,正如常江在《文化、权力与多元性:关于媒介批评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一文中所说,“媒介批评(以及广泛意义上的媒介研究)并非独立自洽的领域,它要求研究者拥有较为宏阔的历史与社会视角,擅长在社会变迁与制度构型中把握媒介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同时,鉴于媒介系统与社会母体之间具有复杂而微妙的互动关系,媒介批评者需掌握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媒介现象的能力。”因此,迄今为止,媒介批评研究还仅仅一个学术领域,要建成媒介批评的学科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与同道一起深入开展媒介批评研究。

记者:您作为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的评委,请您谈谈优秀新闻人才应具备什么素质和技能?

董院长:2014年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有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在定评之前增加了作品审核环节,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选聘了一批新闻教研机构、新闻媒体和外宣部门的专家,组成审核委员会,按《评选办法》对参评作品和参评人选的资质进行一次审核。为什么要进行审核?因为近几年一些参评作品经过两级评委会评选仍然存在导向不当、事实性差错、病句等问题,公示后被发现不得不取消其获奖。今年的审核发现,在742件参评作品中,有336件存在明显瑕疵。其中,有原则性、事实性差错以及两处以上文字标点错误等情况的151件作品,被建议撤销参评资格。这说明,在当前这样一个急剧变化而风气浮躁的社会中,新闻作品的内在品质,或者说记者编辑的精品意识,的确比较欠缺。

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才,总是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因此,很难把优秀新闻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和技能全面概括出来。从我2012、2014年两次参加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的评选来看,一个优秀新闻人才,首先要热爱新闻工作,有新闻理想,有新闻激情;第二,要有良知与良心,敢于担当道义,敢于坚守正义;第三,要脚踏实地,深入调查研究,在新闻一线、在新闻现场去挖掘新闻;第四,要胸怀宽广,放眼世界,善于比较,善于发现;第五,要全面发展,能身兼数职而又有专长,具备核心优势能力;第六,要善于终身学习,不断开拓创新;第七,要精益求精,努力形成自己的独家绝活。(艾涓为今传媒杂志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