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大众网·海报新闻的《地评线》栏目刊登了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凌晓明的评论文章。正题为:“以勇立潮头的志向和气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现全文刊发该评论。
以勇立潮头的志向和气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海报特约评论员 凌晓明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考察陕西,先后深入自然保护区、贫困山区、社区、学校和企业等,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激励和鼓舞着奋战在全国脱贫攻坚战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切实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激发脱贫攻坚战总攻的坚强决心,砥砺决战士气,统筹种好“责任田”,持续紧盯高质量。“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既是时不我待的压力,也是只争朝夕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位于秦岭深处,曾经是极度贫困村,近年来依靠发展木耳等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赞扬,同时也充分昭示了“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是大有可为的”。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金米村的发展木耳产业、平利县的茶业现代示范园区等发展扶贫产业,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给予了全国上下极大的信心和决心。从点赞电商到易地扶贫搬迁,从脱贫摘帽到乡村振兴,从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恢复运行,扶贫攻坚战无疑是系统性和综合性极强的工程,也是在考验和检验着各地区各部门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这场硬仗,越到最后关头,就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越到总攻时刻,就越要咬紧牙关,不能懈怠,不能推诿,不能轻视。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全面冲锋冲刺、全面决战决胜的阶段。只有激励全党上下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的士气与干劲,才能凝聚起全党全国全社会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激活脱贫攻坚战冲刺的坚定斗志,集聚决胜之心,精准牵住“牛鼻子”,持续对准标尺线。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累计已安置搬迁贫困群众1346户4173人,“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的发展思路是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也是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的良好方式。“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给予肯定。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妥善解决在当下是脱贫攻坚的难题,一方面,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剩余脱贫攻坚任务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战须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贵在精准精细,成在用心用脑,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从老县镇锦屏社区到镇卫生院再到镇中心小学,从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到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再到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从就业扶贫到健康扶贫再到教育扶贫,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全社会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恢复运行,既要有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力与统筹,也要有从眼前的危机和挑战中抢抓和创造机遇的信心与勇气。
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全靠脱贫攻坚战最后的冲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从全国来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壮大产业“摘穷帽”,生态补偿“保家园”,异地搬迁“挪穷窝”,医疗救助“除病魔”,教育就业“绝穷根”,政策兜底“全保障”,已取得了决定性成就,距离成功,咫尺之遥,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以一域察全局,不仅仅是此次所考察的点,也延伸到全国脱贫攻坚的面。要聚焦胜战之心,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召开了“三区三州”和52个未摘帽县产业扶贫工作视频会,聚焦“三区三州”和未摘帽县,将各项政策更多向扶贫产业倾斜落实,加快改善产业基础设施、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力争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全力以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精准牵住“牛鼻子”,就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精准对症施策,真正使各项工作抓到点子上、落在关键处、顺应百姓心。实践证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最深刻、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和阐释,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真挚的为民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激扬脱贫攻坚战决战的必胜信心,凝聚决胜决战之力,协同用活“助推器”,持续注入原动力。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蒋家坪村的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带动100多户贫困户年人均增收千元以上,这是苏陕扶贫协作项目的机制与成果。坚持合力攻坚是必胜砝码,凝聚各方力量是致胜武器。长期以来,扶贫脱贫工作实施的以人民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大事难事急事,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坚持当地群众主体,激发干群内生动力,坚持依靠人民群众,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开发式扶贫方针,就是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要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国有大型企业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脱贫攻坚收官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面对的是陕西省一地一域,也面向全国各地脱贫攻坚的所有区域。
坚持全国一盘棋,持续深化大扶贫格局,凝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在部署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时,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关键,在当前,最突出的任务是帮助中西部地区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聚集胜战之力,需要展现“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拼劲,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勉励大家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只有上下同欲、凝心聚力、善于担当,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攻已打响。我们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为乡村振兴把好“交接第一棒”,全力以赴,迎难而上,坚持不懈,以尺寸之力积千秋之功。我们坚信,每个奋斗者的人生价值定能在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尽情展现,我们的初心使命必将在决胜脱贫攻坚战中淬炼升华,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将更加彰显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定会在这史无前例的壮举中更加铿锵!
(作者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