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
01
2020.10

作者:

编辑:
董傲通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举办“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线上研讨会

2020年9月25日-26日,围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水平提升计划”第3期研讨会在线上平台举行。会议分为两场,分别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郭小安、龙伟主持,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18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领域专家受邀出席,就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卓越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交流对话,分享经验与心得。

(25日下午参会专家与学院部分教师线上合影)

(26日上午参会专家与学院部分教师线上合影)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马胜荣向出席研讨会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马胜荣院长结合自身从业界到学界的探索经历,深感学界工作的不易,认为专业人才培养,学界比业界承担的任务要更重一些。他指出,要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也需要综合性、开放性、前瞻性的培养模式与运行方式。


(马胜荣名誉院长致辞)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围绕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办学历程、学科成长、学科特色与相对优势、学科专业现状、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作了简要介绍。目前,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已成为重庆大学首个自主审核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水平提升计划”已列入重庆大学“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项目,获批了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董天策教授表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师资队伍年轻且充满学术活力,互联网和社会治理研究形成了较好的学术基础,抗战新闻传播史研究正在形成良好发展态势,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取得初步成效。面对新媒体技术给新闻传播教育和人才培养带来的历史机遇和巨大挑战,面对国家和社会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如何切实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深感使命重大。


(董天策院长介绍学院基本情况)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教授,从全程全效育人、实践创新育人和新文科建设中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三个方面展开演讲,并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在这方面的实践教学案例与经验。她说,在全程全效育人方面,首先要立足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过硬是新闻传播人才的根本素质,要做到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同向同行。其次要构建全程文化育人的环境。除了课堂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重视全程以学生为中心、润物无声的培养。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爱,教育者应该身体力行,既要提供一种环境,又要教给学生执业和立足社会的本领。在实践创新育人方面,高教授强调新闻传播的课程教育应注重学以致用,要适应媒体的新发展、强化创新能力,理论学习之外,还要有很强的专业实践。在新闻传播学科,创新就意味着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持有新的媒体观念,有能力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学会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制作新闻产品,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在新文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方面,高晓虹教授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四点建议:新文科建设要与科技发展相结合;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展现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做当代的中国新闻学;要培养全球视野、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高晓虹教授主题演讲)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周勇教授表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当把握时代的特色,也要立足于历史的底色。他认为“卓越”性应体现在技能、智识与德性三个层面,要求当今新闻传播人才拥有全流程、全要素的全媒体专业技能,具备跨学科、跨文化的知识素养以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周勇教授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发展经验,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创建了以大数据、数据可视化为特色的学生实习实践平台“RUC新闻坊”,开创了第二课堂新模式,以及融合跨专业、跨学科与跨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模式,并建立起了贯通本硕博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倡导学术研究对教学的支撑,构建了包括“公共传播与国家治理”“融媒体与数据新闻”“视觉文化与创新传播”等九个领域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他表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应在创新和坚守中找到平衡点,把握主体性,致力于培养出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经世致用之才,而非困守书斋的学子。

(周勇教授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钰教授围绕“提升新闻学子全球胜任力的探索”分享经验。他表示,新时代是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与挑战性不断提高的时代,新闻学子应具有全球视野,具备全球胜任力,即具有全球图景、全球问题、全球思维、全球表达的能力,进而解决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问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在具体实践方面,他表示,清华大学已采用参访式、体验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生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当代中国青年使命的认同,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立场、青年担当的优秀学生。他还强调,未来的主流人才应具有更深的思想、更广的专业、更新的技术、更活的表达、更高的伦理等素养。

(胡钰教授主题演讲)

四川企鹅新媒体学院院长、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蒋晓丽教授,围绕四川大学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系列课程的建设,谈了该探索的主要目标。第一,旨在解决当前技术突飞猛进、新闻传播教育内容严重滞后等问题。该系列课程试图通过学校和新媒体机构跨界之间的合作,拓宽和丰富教学资源供给渠道,扩大专业学习内涵,实现理论与经验的教学资源深度融合,形成协同化的、集成性的、融合性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第二,旨在适应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更新已由他律向赋权转化的趋势。当前学生学习的时空场景已不再限于课堂,而是一个多面的、流动的、随时随地的日常过程,通过该系列课程的推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第三,旨在重塑(学校)育人、(新媒体)用人、(学生)成才三者之间的新型关系。该系列课程涉及新闻传播相关理论、公众号运营、图文设计、H5制作、视频的拍摄和剪辑、行业报告分析等方面内容,并且在形式上采用老师讲授、随堂讨论、线上课程群、线下面对面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蒋晓丽教授主题演讲)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分享了上海大学立足上海,围绕“人工智能传播”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一是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传统技能与方法的训练,同时围绕智能传播,构建包括智能新闻生产、智能内容短视频生产、智能会展、智能媒体运营与设计的体系闭环,特别强化智能媒体的实践应用。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智能、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教师,柔性引进优秀业界教师。三是重视实验中心建设,打造产学研用一体的实践平台。四是开设第二课堂,设立一系列工作坊,加强和优化学生的产品能力,并开展了解民情、国情的专业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五是在科研方面着力聚焦人工智能媒体。六是注重国际化,与境外海外高校进行联合培养、科研合作。

(严三九教授主题演讲)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陈龙教授,分享了苏州大学立足地方院校定位,打造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和经验。第一,要围绕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培养学生明确、正确的政治意识、立场,敏锐的判断力、思考力。第二是要优化课程、教学体系。第三是强调质量导向,实行大类招生,根据质量进行监控、分类;以双创,实践能力导向,加强技术课程,技术师资的引进;注重校内技术师资的共享,与计算机学院共享软件设计、大数据算法等课程。第四是改革评价体系,强调传媒实务类课程。针对不同专业,以师徒制加强实务训练;开设第二课堂,如直播电商孵化,把不同专业学生整合在一起锻炼实操能力;优化课程体系,删减、合并一些落后的课程,增加适应新技术的实践课程。第五是立足地方,融合育人。突出县级融媒体建设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活动,在人才培养中接入县级融媒体相关内容;强调文化融合、技能融合、知识融合,如引入公共管理知识进课堂,以适应县级融媒体突出地方综合治理的要求。第六是加强教材建设。引入业界专家参与教材建设,以适应全媒体发展的需要。

(陈龙教授主题演讲)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举玺教授对该学院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分享了在办学和人才建设上的经验和体会。张举玺教授指出,第一,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考虑到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地方高校,学院人才队伍的建设重在培养本地师资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兼顾外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从而搭建起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师资人才队伍。第二,抓好教材体系建设。他认为已有的一些优秀新闻传播教材应用到地方高校课堂上较难落上根,很难让学生听得懂,吃得透,而由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对这些教材进行解读的教案则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所以组织将教案出版成教材以供学院师生共享。第三,要为重点成员搭建好发展平台。张举玺教授谈到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根据教师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专岗设置,对科研有极大兴趣和能力的老师设置专职科研岗,而教学能力强且热衷的老师开设专职教学岗,做到因人制宜地尽量留住人才。第四,抓好制度建设,保持平台长期稳定。他提到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曾因制度缺陷而使得发展受限,但之后对制度的科学完善极大地提升了学院的发展速度。

(张举玺教授主题演讲)

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认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的使命是培养好“党媒新闻舆论人才”。韩立新教授结合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经验分享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和知识建设的三个维度。第一是复合型的解释力,也就是对新闻现象和传播现象的解释能力。他认为解释力的强化需要加强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第二是专家型的表达力。他指出应该培养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和规律性的专家,以提升学科知识体系在深度和学术共识上的建树。第三是全媒化的技术思维能力。韩立新教授认为应该以人文的视角和技术哲学的视角来理解技术,进行不断发展和创新。最后,韩立新教授总结到新闻传播学院的卓越人才建设应该坚持新型党媒人才培养的定力和关注新技术革命创造的新业态的人才需求。


(韩立新教授主题演讲)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教授分享了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经验。他提到,充分整合有关人才培养资源,聘请业界导师,以提高本科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新华社、小语种外语学院合作开设了“战略传播实验班”。目前正在执行新闻+日语、新闻+法语和新闻+德语的培养方案,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新闻传播类的专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在硕博生的培养上,注重培养国际新闻传播高端人才。姜飞教授指出,在学科建设与学生培养方面,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着力将特长优势最大化,突出北外的优势学科——语言。同时也凸显“国际”特色,培养专门从事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人才。他总结,学生发展最重要的在于四个能力的培养,即判断力、大局观、有担当、性格质朴。

(姜飞教授主题演讲) 

第二场论坛于9月26日上午举行,共有10位专家学者围绕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做主题演讲,分享经验。

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黄升民教授表示,本科教育是“国之大计”与“党之大计”中的基础与核心,一流本科专业的评判标准应为能否做好本科生的德育培养。黄升民教授指出全国高校建设新闻一流本科专业的情况不尽人意,总体表现为脱离知识创新、脱离产业需求、脱离社会实际,原因有三:其一,大学作为知识创新装置和整个产业环境严重不适应;其二,大学本科教育和知识传授的对象严重不适应;其三,和社会人才需求严重不适应。他指出,严重不适应的背后是办学路线的假大空,是主观主义标准的横行,而未来发展趋势必然是新闻专业的断舍离。据此,黄升民教授提出了三点建议。其一,要有清晰的学科定位。新闻传播教育应当定位于应用型学科,而该学科应当设立三个基本考核标准:第一,学科专业的定位设计是不是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第二,学科专业的知识装置是不是置身于产业发展前沿;第三,学科专业的学术研究能不能回应产业发展重要的理论需求。其二,必须重新设计一套适合应用学科发展的评估办法。新的评估办法不能仅仅依靠主观的排位,项目的多少,论文的评次,更应重在实践,重在应用。其三,必须打破专业壁垒,建立新型的交叉学科。要形成多种知识交错的专业学科体系,允许试错,允许探索,才有创新。他还表示,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废除刻舟求剑的伪科学方法,打破画地为牢的专业囚境,新闻专业才会有希望。 

(黄升民教授主题演讲)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吕新雨教授提出,怎样把教育部的“指挥棒”与我们的学科内涵建设之间取得一个最大的同心圆,是需要试图解决的问题。在“对标2.0”的过程中,她首先讲述了实验室建设中与华西云进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尝试。随后,与大家分享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卓越新闻人才金字塔课程培养体系。这一体系由厚基础、强专业和重创新三个板块组成。在厚基础板块,依托华师大学校级层面的科学与人文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结合学院层面的“社科大类+数据信息科学+外语”的多学科交叉培养体系,形成了一个牢靠的基础。在强专业板块,首先是马新观指导下的交叉融合体系,试图突破马新观的刻板化印象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思考现实问题;对于新闻学核心课程的部分,吕新雨教授认为,这不在于千人一面的去追求强势,而是在于特色和优势,怎样把差异化发展的优势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来。在最上层的重创新板块,把新闻学专业培养模块作为基础性的新闻实务之外的上层结构,包括了融合新闻、国际传播和智能传播。她表明,从厚基础到强专业,再到创新层面上由各专业自己来确定的课程实训,由此形成了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差异的人才培养体系。

(吕新雨教授主题演讲)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韦路教授认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注重“四个一流”:一是“一流的教师”。学院应着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尤其是学术型与实践型师资的合理、适度平衡。多数学校重教师学术能力,实务课程却缺乏理想的师资。二是“一流的课程”。目前国内普遍存在“总学分偏多,课多但效果不好”;“对采写编评摄等专业基础能力较重视,但对更基础的能力,如写作、研究、批判等能力则重视不够”“实践层次单一,域内、国内实践做得较好,校内、国际实践不足,尤其校园媒体实践不够。国际层面长期化、机制化的实践不理想”;“毕业作品形式僵化。大部分以写论文为主,未能体现新闻学实践导向的特点”等问题。三是“一流的条件”。新闻学是文科中的工科,办学条件必须一流,同时也要以开放、务实的态度探索有效利用。四是“一流的学生”。面对多数学生并不对口新闻媒体就业的现实,应积极反思目标定向是否有问题,适应融媒体时代,新闻专业学生“泛新闻”就业的新形势。

(韦路教授主题演讲)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张明新教授,分享了华科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作为传统工科院校中文科院系的人才培养经验。张明新教授谈到,该学院在工科院校的背景下,提出了“面向未来,学科融合,主流意识,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思路。面向未来,要积极回应信息科技革命,全球化发展和媒介行业跨界交融的现实和趋势,改造师资队伍,优化课程体系,调整培养目标。学科融合,应进一步深化文工交叉、应用见长的发展理念,推行多学科交叉融合,不仅与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也与工科、医科、理科、艺术类学科交叉。主流意识,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培养拥有高度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培养忠于党和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优秀人才。国际视野,就是要立足中国,以我为主,联通中外,沟通世界,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吸引力。

(张明新教授主题演讲)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张志安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近年来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主要做法,如强调专业的边界融合、建设开放的实践平台、加大对课程的设计等。在卓越新闻人才的培养方面,他认为,第一、紧扣技术变革趋势,注重如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跨学科的培养;第二、紧扣国家重大需求,围绕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媒介融合和公共传播构建、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回应和满足国家需求;第三、紧扣区域社会发展,各个高校特色应与所在地区相结合,服务于区域社会发展。在新闻传播学子的核心能力培养方面,应具有视觉、数据、创新、表达等融合能力、社会连接和服务社会能力,以及专业精神。此外,他认为,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精品课程团队、育人氛围等方面。

(张志安教授主题演讲)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周葆华教授认为,面对互联网技术的变革,目前国内新闻传播相关学院主要有两条改革路径,一条是“互联网+”模式,即进行学院整体转型,将新媒体渗透到新闻传播专业;另一条则是“+互联网”模式,即进行学院增量突破,设置新专业的新媒体教学。每个学院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自己的合适模式。在学科生态建设方面,他指出,第一、应具有人文社科的核心价值,比如公共服务、公平正义、人文精神、逻辑思维、批评思维等;第二、应具有新闻传播的学科创新,比如媒介理论、媒介化社会、人机传播等理论创新和量化、质化、计算等方法的创新;第三、应具有新媒体传播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如专家型记者、熟悉数据和统计知识、熟悉编程知识等硬技能和具有企业家精神、成为网络化的个体等软技能。在运行机制方面,他认为,应实行两轮驱动,即一方面注重文理科交叉融合,培养具有“长板”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注重产学研联合培养,无缝对接业界前沿。此外,周葆华教授还围绕“塑造未来行业角色模范的可能”方面进行了思考,认为新传播时代新闻传播学应在阐释和创造人类的交往行动中承担起自身的历史角色,并在此历史进程中培养真正卓越的新闻传播人才。

(周葆华教授主题演讲)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赵丽芳教授首先对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上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祝贺。她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十年以来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的综合改革。第一,开门办学,整合校内外多种办学资源。在校内积极探索交叉办学,打破学科壁垒,另外开办双语少数民族传播人才实验班,凸显差异化办学特色。在校外建立业界导师队伍,以业界导师为抓手打通业界资源,同时充分发挥北京的学界资源优势。第二,大类招生和围绕大类招生的课程群建设,包括建设人文加社科厚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核心课课程群以及专业选修课课程群。第三,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实践平台的搭建。建立训练营和工作室机制,搭建研究型工作坊,推进项目制改革,搭建院内实践平台。 

(赵丽芳教授主题演讲)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晓锋教授分享了学院围绕本科教学尤其是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和探索经验,他指出,要在“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实践育人”和“协同育人”。一方面,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以三个“融”为依据:第一,基于媒介融合的趋势,革新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让教师深入一线观摩。第二,专业融通,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要融通,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部分课程也要加强融合。第三,课程融汇,在基础理论、基本专业技能,基本传播研究方法上实现三位一体。在具体课程设计上,实现一年级大类通修,二年级专业必修,三年级方向选修。另一方面是在“实践育人”和“协同育人”的理念下引导学生与主流媒体进行重大主题报道实践,以实现入主流、走基层、接地气的目标。

(张晓锋教授主题演讲)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教授首先提到卓越新闻人才的培养应该分层分类,对于高水平综合性院校应该定位于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而地方性院校则应以应用型卓越新闻人才为目标,同时也要从应用型到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方向进行探索。他指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发展要素是要围绕在地经验和特色发展两个方向努力。巢乃鹏教授以深圳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为例,指出深圳大学高水平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基本经验在于三个基本点,即立足应用、长期坚持和不断创新。他指出,在立足应用上,注重实践教学的同时,也实行了由政府和企业直接参与毕业设计命题的实战教学模式,同时注重打造新技术引领的教学实践平台和竞赛与课程融合的赛事平台。在长期坚持上,深圳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坚持了24年的毕业设计综合改革以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不断创新上,坚持“素质为本,技能为用,学用贯通,创意实践”的传媒实验教学理念,以“创意实践”为枢纽,将素养、知识、技能三个要素整合,形成“创意-创新-创业”+“作业-作品-产品”面向各专业打通的教学实践模式。

(巢乃鹏教授主题演讲)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杨萌芽教授结合对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思考分享了四点经验。第一,数字化是人才培养的短板。他认为在全媒体人才培养中,数字素养和数字可视化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建设较弱。第二,特色化是必由之路。杨萌芽教授指出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立足于中原、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前提下,重点将乡村传播、媒体融合、中原文化和黄河文化作为人才培养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注重学生视频能力的培养。第三,复合型是当务之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加强与业界的合作,推动业界专家和精英介入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与加强与校内不同学科间的交流。第四,开放型是努力的方向。杨萌芽教授认为对于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该与政府、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同时也要加强学科间交流合作,推动课程论坛、专业建设方面论坛的发展,共享优质资源。

(杨萌芽教授主题演讲)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凌晓明对各位院长、专家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上的宝贵经验和意见表示由衷感谢。凌晓明指出,专家们分享的经验对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启发很大,在未来发展道路上,我们一定会认真总结,深刻领悟,尽快吸取各位专家的宝贵经验,争取能够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再上一个台阶。最后,他表达了三个方面的感想。一是要强化认识。此次研讨会能让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在新一轮的谋篇布局和务实笃行中,得到积极稳妥的进步,促进持续增效的发展。二是抓住机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将借势于十四五时期规划编制来思考自己的发展思路、任务、举措,把握机遇,激发动力,传导压力。三是加强合作。希望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与各院校间加大合作,加强协作,紧跟媒介和技术前沿的发展变化,立足新平台、运用新手段,帮助重大新闻学院更好地成长。

(凌晓明书记致谢)

 

研讨会得到多家主流媒体广泛关注,人民网、新华网、华龙网、上游新闻•重庆晨报、《重庆日报》客户端相继予以报道。 

《重庆日报》客户端:重大新闻学院举行“在线借智”第3季研讨会 “创新”成为关键词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新闻传播学科如何创新?重大新闻学院举办“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研讨会” 

华龙网:重大新闻学院“在线借智”第3季 “创新”成为关键词 

新华网:聚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重大新闻学院举办线上研讨会 

人民网:如何建设一流本科?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举办线上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