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安:群体心理的思想谱系与价值偏向

2019-07-08 22:14:08     作者:付婷 摄影:江瑜 刘巍

2019年7月8日下午,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大学“百人计划”学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郭小安教授在民主湖报告厅为2019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全体学员作了题为“群体心理的思想谱系与价值偏向”的讲座。讲座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师王军主持。 

undefined

(郭小安教授讲座中) 

郭小安教授首先抛出三个问题:群体的品性是善还是恶?群体的理性是有限还是无限?群体的德行是由情感还是理性来支配?随后,他从群体、群众、大众、公众、围观者以及消费者等相关概念出发,剖析了19世纪以来群体研究所经历的社会心理学转向,并指出勒庞、塔尔德以及弗洛伊德为群体心理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追溯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启蒙思潮时,郭小安教授特别强调了马基雅维利的作品《君主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的意义。在马基雅维利看来,群体心理往往与自私、贪婪、阴险以及忘恩负义挂钩,因此,他在《君主论》中提出了著名的狮子与狐狸的比喻。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既应当如狮子一般拥有权威,又要像狐狸一样具有谋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统治。尽管学界对这种说法褒贬不一,但郭小安教授表示,可以肯定的是,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束缚,且在政治学的方法论上具有开拓性意义。

郭小安教授从天赋人权、人的理性、消极人性观以及社会契约思想等角度回顾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逻辑。他详细解读了卢梭浪漫主义政治观的内涵,由于卢梭认为众意着眼于私人利益,而公意则是“普遍的意志”与“有机结合的意志”,因此,卢梭始终坚信公意是理性且不可被分割的,应由人民直接行使。在此基础上,郭小安教授深刻剖析了卢梭的政治观对后世群体心理研究的影响。

在勒庞以及保守主义者对群体的质疑与批判中,郭小安教授着重探讨了勒庞及其作品《乌合之众》。勒庞认为,个体的智力、道德、禀赋虽有差异,但本能与情感却具有共性。这也就导致群体中个性化元素的消失、智力被拉平甚至削弱,取而代之的是群体的情感本能驱动。最后,群体的道德非但并不优于个体的总和,反而还降低了文明的水平。由于勒庞对人类群体的心态和行为进行了大胆直白、不留情面的描述,他也被后世誉为群体心理学研究的“马基雅维利”和“独裁的煽动者”。

郭小安教授还对塔尔德的群体心理研究和精英思潮中李普曼与杜威之争进行了阐释。他指出,塔尔德将群体心理学的引力中心从大众转移到领袖,使模仿变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机制,并通过暗示来增强心理影响。此外,郭小安教授还辨析了李杜之争的思想源泉——精英民主观与参与式民主观。李普曼对公众力量持怀疑态度,而杜威则认为公众可以且应该参与民主。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二者在围观者抑或行动者的群体画像的看法上无法达成统一。

关于如何走出群体心理研究的二元对立模式,郭小安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应当在精英与大众之间寻找一种动态平衡,并从历史演化中汲取智慧,冷静看待二者此消彼长的过程,以此来洞察人性并感受社会政治生态“变”与“不变”之规律。 

undefined

(学员提问)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针对如何避免陷入无意义的定量研究,如何从大众与精英的视角切入具体的研究等问题,郭小安教授一一进行了解答。他指出,研究意义与研究问题是选题阶段最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研究才能真正深入开展下去。同时,他也鼓励在场学员积极阅读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以便为将来的研究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Copyright 2015 联系电话:15865874521 地址: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新闻学院 邮件:xinwen@c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