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重庆大学 | 加入收藏

国外报业数字化先驱媒介融合的进展与挑战——以《纽约时报》和《卫报》为例

2016-10-18 11:34:04     作者:张小强,周晓淇     

发表于《科技与出版》2015年8期。 

 

[ 摘要 ] 《卫报》和《纽约时报》近年来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通过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用户参与的融入,社交媒体的利用多方面实践在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中取得不俗成绩。虽然二者数字业务蓬勃发展,但也面临如何处理印刷版、整体运营亏损的困境,更面临克服新闻工作者旧观念等新问题,还存在与新兴网络新闻机构竞争、无法摆脱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等难题。说明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要通过影响力获得经济上的盈利非常困难。其启示在于,在当前媒介融合战略和市场化改革并进的态势下,我国应给予数字化转型中的新闻传媒机构更多的经济扶持政策,以社会效益为主来评价媒介融合和体制改革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媒介融合;用户参与;报纸;社交媒体;数字化转型

《纽约时报》和《卫报》是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两家报纸,他们是传统报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代表,在数字化转型上做得非常早。2013年《纽约时报》的“雪崩”多媒体报道获得普利策奖,并在全球新闻界引起轰动。2014年,《卫报》获得《英国新闻评论》评出的数字新闻大奖,该报还同时获得年度网站、最佳调查报道、最佳国内/世界新闻网站等多个奖项。这两家报纸进行的媒介融合尝试总是走在最前沿,引发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研究这两家媒体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文献不少,但多是站在传统报业转型经验总结的角度。孙发友、董朝从在线收费探索层面指出《纽约时报》“差异化”收费策略是如何实现受众分类并在数字化转型中获得生存的[1]。与《纽约时报》的在线收费模式不同,郑若琪对《卫报》免费加开放型拓展在线广告的商业模式进行了研究[2]。李铁凡分析了《纽约时报》是如何利用社交媒体为其新闻内容生产、新闻传播、开拓市场及维系受众服务的,指出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处于互补共赢的关系[3]。近年来对《卫报》研究的文章大部分是关于其开放性策略和数据新闻方面的。章戈浩分析了《卫报》是如何利用数据可视化进行新闻叙事,并在实践中提出开放新闻策略以应对新媒体特别是公民新闻的冲击的[4]。虽然这些从具体技术层面分析的角度为我国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些经验。但当前的媒介融合环境已经不单单是技术和组织的融合,专业新闻文化和业余用户文化的融合更为重要。系统分析这两个数字化先驱在媒介融合大环境中是如何系统利用用户参与文化以保持用户关注,如何利用融合的新闻呈现方式开创传播新形式的文献还不多。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文献介绍经验的同时,往往忽视这两家报纸在媒介融合尝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新闻媒体正在进行中的媒介融合有更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对《纽约时报》和《卫报》近年来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一些实践进行研究,分析二者是如何在媒介融合时代把用户参与文化融入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的,同时也分析两家报纸在转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1        新闻生产与传播中的用户参与

在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是一个与用户互动的过程,因而,媒介融合不仅是媒介形态的融合,更是专业文化与用户参与文化的融合。在融合专业文化与用户参与文化方面,这两家报纸都做得比较早。

《卫报》作为较早致力于网络转型的报纸,它非常注重用户的参与。该报20065月创立了“自由评论”(Comment is Free)板块,联合优秀专栏作家、观察者和其他一些经常撰写博客的评论员、作家成立一个活跃的评论团体[5]2009年,《卫报》的网站出现数据博客(data blog)板块,将大量的数据汇聚成一个资料库,用户也能参与数据的分析与补充。2012年,《卫报》提出“开放式新闻”的理念,正如其开放平台(Open platform)创立宣言里说道,他们“将加快开放其资源来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应用开发商,无论你想实现更广泛的受众传播,还是让用户更深入地参与到的广告活动的创新中,他们都有一系列的服务来成全你的数字野心”。2014年《卫报》产品经理在阿姆斯特丹世界图书馆博览会的平板及应用出版峰会上概述了他们在开发一系列适用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APP的过程中让员工和读者提供反馈的实践。作为一个老牌报纸,《卫报》在新媒体行业的冲击下不但没有被击垮,反而积极在新的传播模式中寻找出路,由此巩固了其在英国甚至世界媒体行业中的地位。取得这些成功的有效方法就是坚持在媒介融合中创新,利用用户参与提升与用户文化的融合度。

《卫报》融合用户参与文化的实践是全面的,让用户成为真正的新闻参与者,不仅仅停留在信息接收和新闻来源提供的传统层面。对于一个新闻事件,开放的接受受众的评论,并把有讨论价值的评论刊登在其网页上,受众思想碰撞的火花构成了新闻的一部分,其他用户又可以就有价值的评论进行讨论,这些受众互动产生的内容就是时下被业界热议的用户产生内容(UGC)。对于用户产生的内容,《卫报》在使用上也比较注重内容的真实性,“读者编辑部”会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和更正,任何一位读者都有权力对这些内容进行错误纠正,只需向更正和澄清专栏(Corrections and clarifications column)的编辑反馈。

《纽约时报》的网站自成立起就在新闻业界产生广泛影响力,成为美国几大新闻网站之一,其网站的特色就在于新闻下方严肃认真的讨论。为了更好地与用户参与文化融合,该报于2008年成立了自己的社交网站Times People,允许网站的注册用户向其他成员推荐文章,并和Facebook这类社交网站联合起来,希望通过社交网站搜集更多的用户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实现其广告和集团业务的收益。此外,《纽约时报》还鼓励自己的员工以博客等各种网络形式建立自己的品牌,吸引用户关注。2012年,《纽约时报》开始在免费信息平台Flipboard上架他们的内容,首次允许用户通过第三方阅读平台获得其内容,目的是实现平面媒体和移动设备的联合,满足用户在其他设备上获得阅读体验的需求。近年来,移动客户端的崛起也迫使《纽约时报》开始和KindleIPAD等合作,扩展多元化渠道传播高质量的内容。

总之,《纽约时报》的做法就是紧跟用户,用户在什么平台,他们就把内容做到那个平台。在用户参与文化的利用上,《卫报》比《纽约时报》走得更远,前者总是有一些非常前卫的做法,让用户深度参与到新闻的生产中,进行一些颠覆性尝试。而《纽约时报》则相对保守,把自己定位为专业内容提供者,对用户参与文化的利用,主要目的不是探索新的新闻生产方式,而是为了通过经营用户而扩大自身内容在网络上的传播范围。

二者的区别,体现在对众包新闻的态度上。众包新闻脱胎于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公民新闻”,根植于把受众置于新闻报道核心地位的新闻报道理念,发轫于当下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言人的新闻准入门槛逐步降低的大背景中[6]。众包内容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存在两方面的价值,一是通过受众参与的过程加强媒体与用户间的联系,长远来说有利于用户忠诚度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一些大型多媒体报道中,新闻材料众多,资料的搜集整理如果仅仅依靠网络记者其效率是很低的,通过新媒体平台用户的参与,可以汇聚大众的资源和智慧完善报道。2013年,《卫报》推出Guardian Witness,鼓励用户充当记者,上传当地新闻照片,从中选出值得报道的新闻予以推送。 2014年,《卫报》又发起邀请用户参与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多媒体项目”的众包翻译。这个多媒体项目包括音频、视频、图片和一些互动元素,旨在阐述战争如何扩张,战争对不同地区的士兵和公民产生的影响以及战争是如何改变世界地图的。《卫报》通过全球性邀请世界各地用户,把这些信息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北印度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卫报》多媒体编辑弗朗西丝卡·帕内塔在阐述此次众包翻译的动机时强调,“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报纸,《卫报》必须放眼于全球视野才能适应受众的需求”[7]。这项计划被公布的当天,《卫报》收到了来自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等国家对此项目感兴趣的个人或组织的回应,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参与翻译。由于参与用户当中既有专业人士也有业余人士,《卫报》会根据情况组织专业的校对小组对这些材料进行核实和修改。

2   融合式的新闻呈现方式

新媒体时代,信息极度丰富、传播形式多样,受众也逐渐形成“泛阅读”习惯,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如何把有用的信息巧妙地呈现出来并让受众接受是一个难题。因而,信息可视化开始运用在新闻报道中,即“用创建图形、图像或动画,以便交流沟通讯息的技术和方法”[8]这种互动的报道方式,可以使用户在消费新闻信息时,有更强的参与感和不一样的多媒体互动体验。《纽约时报》和《卫报》都推出了一系列信息可视化的报道,获得非常好的社会影响。

20121220日《纽约时报》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雪崩》(Snowfall)的关于美国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脉雪崩事件的专题报道。《雪崩》完美融合了新闻报道与多媒体交互技术,用图片、文字、视频和3D模拟动画等描述了发生在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脉一次惊心动魄的大灾难。该专题报道一经发表,就引起巨大反响。此后六天,关于这篇报道的留言超过350万条,访问者超过290万,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访问者是《纽约时报》的新增读者,他们大多是社交网站分享链接带来的读者。新媒体时代,高品质的内容在网络迅速传播,专业新闻媒体可以通过网络上可视化融合报道重获受众的亲睐。除了“雪崩”报道,《纽约时报》在报道伊拉克战争、美国大选等都运用了信息可视化方法,通过互动图形把信息清晰地呈现在用户面前。

而《卫报》近年来走的是“数据可视化”的道路,把数据新闻和“可视化”相结合,制作出了不同于传统数据呈现的数据新闻产品。《卫报》在2010年利用维基解密数据和谷歌地图提供的免费软件制作了关于伊拉克战争人员伤亡情况的一幅图,把伊拉克战争期间死亡的39.1万条人命通过一个个小红点在地图上以坐标形式显示出来,再结合Flash动画技术呈现。接着又把2004年到2009年巴格达的伤亡人数通过6张坐标地图分别按年份展示出来,读者可以从这六张地图中清晰地感受到战争造成的人员伤亡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增加的。摒弃了以往复杂数据和表格式呈现方式,这种把数据“可视化”的故事表达方法,把战争带来的惨重伤亡直观的展示出来,比文字更有说服力,比数据更有感染力。

201215《卫报》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条关于“阿拉伯之春”的可视化报道,这篇题为“中东抗议互动时间轴”(an interactive timeline of Middle East protests)的可视化图形囊括了201012月到201112月这一年中阿拉伯地区十七个国家由暴力事件引起的所有相关新闻。图形的横轴代表十七个国家,延伸的纵轴代表时间,不同的颜色的点代表不同的新闻事件——绿色表示群众抗议活动,黄色表示政治事件,红色表示政权更替情况,蓝色表示国际反应。网民可以通过拖动图形上方的时间标尺选择任意时间发生在各国的有关新闻,同时点击代表每个新闻事件的点就能跳转到相关新闻的完整版面。传统新闻呈现方式很难将一个时间跨度如此之长、波及国家如此众多、影响的范围如此之大的新闻事件在一条新闻中完整呈现,而如今的多媒体技术却能做到,宏观上让受众通过可视化图形了解到阿拉伯之春对中东国家造成的影响。

 两家报纸的信息可视化实践,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都建立了有程序员加入的数据团队,这对于缺少技术实力的其他报纸来说,似乎不具备可复制性。一项对2006年《纽约时报》和《卫报》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可视化报道对比显示,《纽约时报》的可视化形式要明显简单很多。分析其原因,就在于数据团队要为当时即将开始的美国中期选举做准备,对伊拉克报道的投入自然减少。这说明,即使《纽约时报》这样的报业巨头,也很难保证同时进行多场可视化的报道。 

3 对社交媒体的利用 

根据网络流量分析公司康姆斯科公司(comScore20148月进行的研究表明,80%的美国成年网民访问数字新闻[9]。美国皮尤中心201311月发布报告显示,64%的美国成年人使用Facebook,其中近30%的使用者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FacebookYoutube等社交网站都开始把提供新闻服务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环节。传统报业机构需要利用社交网站提供的平台与那些年轻的、倾向于社交网站的读者们建立联系。对社交媒体的利用,既是为了融合用户参与文化,也是为了扩大自身影响的无奈之举。因为利用Google提供的流量分析工具进行的调查显示,不论是如BuzzFeed这样的新兴网络新闻机构还是《纽约时报》这样的传统新闻机构,其网站访问流量的大部分都来自Facebook等社交媒体,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机构都不可能忽视社交媒体。

2009年,《纽约时报》任命了首位“社交媒体编辑”,着手负责《纽约时报》在TwitterFacebook两大社交媒体上的传播。社交媒体编辑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记者、编辑们利用社交媒体获得消息源,追踪热门趋势,引导用户参与讨论。为了提升报道质量,增强用户黏性,《纽约时报》在2010年还提出记者必须学会如何通过社交网络立与读者的联系。2011年《纽约时报》开始实行线上收费制度——“付费墙”(pay walls),为了弥补线上收费所带来的用户流失,随后他们通过在Twitter上建立账号发布一些文章链接的方式保持与老用户的联系。社交媒体能为新闻媒体带来更多的受众,老用户把自己感兴趣的新闻通过社交网站分享,让其他原本会错过新闻的人看到这些内容,从而扩宽受众群。截至20141223日,《纽约时报》在Twitter 发布16万条推文,其粉丝量更是高达1400多万。《卫报》的twitter账号共发布了10.3万条推文,其粉丝已超过300万。2014年,《纽约时报》还成立了专门的用户部门,以更好地与用户在社交媒体上互动,扩大该报影响力。

从伦敦地铁爆炸新闻案例中,《卫报》开始认识到社交网站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也开始重视对社交媒体的运用。该报主张通过社交媒体和受众保持密切联系。《卫报》让记者把自己的个人网站和博客上的文章链接到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站账号上以吸引粉丝。网民可以很方便的阅读到专业记者们的文章并进行评论,记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网民交流,了解受众需求的同时也能向受众寻求信息上的帮助。如今,《卫报》在Twitter上的粉丝量已经远远超过其订阅用户,这些粉丝给他们网站带来的流量成为《卫报》品牌推广中的无形财富。2009年,《卫报》获得了G20会议期间一个警察殴打报贩的视频,并将该视频上传到自己的网站,然后由自己的新闻工作者分享到Twitter上。很快,该视频通过社交媒体形成了病毒性传播,在网络上形成了巨大影响。

4        媒介融合面临的几大挑战

虽然《纽约时报》和《卫报》通过上述几项措施进行了媒介融合的各种实践,也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影响力,然而他们也同样面临挑战,这些挑战可以说是国内外报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进行媒介融合都必须面对的普遍问题。

4.1    报纸的印刷版:还不能完全甩掉的包袱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兴起,受到网络化的冲击,传统报纸的印刷版发行量不断萎缩,不少报纸开始停止印刷版的发行,而只做数字版。20093月《西雅图邮报》停止印刷版发行,随后《新闻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杂志也选择放弃印刷版,20139月被称之为“全球最古老报纸”的《劳埃德船舶日报》也宣布停止印刷版,全面数字化。20143月《新闻周刊》印刷版又重新在美国和欧洲发行。在转型中是否要放弃印刷媒体已经成为传统报业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抉择。

虽然印刷版总的来说并不盈利,但《纽约时报》还未到放弃印刷版的时候,印刷版要消耗大量成本,但目前尚能够带来核心读者群,如何把这些读者群顺利转向数字版需要一个过程。印刷版的广告收益一直是《纽约时报》的重要收入来源,这些收益在《纽约时报》全部实现数字化之后能否保持也是一个未知数。根据《纽约时报》的内部报告,该报编辑部每年的运营成本大概在2亿美元,除去报纸,可是在编辑部以外的运营大概要耗费14亿美元,而印刷版耗费的成本不到一半。即使《纽约时报》节约了所有的印刷成本,他们仍然要在技术人员、广告营销、商业管理等其他方面花费大量资金。如果《纽约时报》放弃印刷版,可以把年运营成本降至7亿多美元。如果纸质版停止发行,假设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报纸读者愿意转向数字版,将增加7800万至1.17亿美元的电子收入,即便乐观地估计五分之一的广告商也愿意转投数字版,将会增加1亿元的广告收入,而《纽约时报》单在数字广告和订阅上的年收入仅为4亿美元左右,这样测算的6亿美元的总收入与上述运营成本相比,仍然会面临1.5亿美金左右的亏损[10]。因而,目前印刷版虽然不挣钱,但甩掉印刷版《纽约时报》损失更大。这反映了很多传统媒体的共性问题,印刷版带来亏损,但没有印刷版经营也不见得能够好转。

另据《卫报》2014819日的一篇报道称,研究显示“电子阅读效果不如纸质书”,“纸质书读者在移情、专注、叙述连贯性等方面强于电子书读者”。即使现在报刊电子阅读盛行,但读者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很难达到以往媒体对重要新闻所期望的传播效果。报纸纸质版是传统媒体的包袱,但也恰恰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在新型网络新闻机构的竞争中,《纽约时报》和《卫报》都无法和BuzzFeed等比用户的访问量,但在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方面却也远远领先。

4.2盈利压力:影响力无法完全转化为盈利能力

虽然在数字转型道路中两家媒体都取得了各自的成果,但都面临着如何把影响力转化为盈利的问题,传统报业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剧烈的转型阵痛。

《纽约时报》2014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显示其营收为3.647亿美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0.8%但依然有900万美元的亏损,大约占总营收的2.5%,这些损失主要来自裁员费用和新产品的投入[11]《卫报》去年也遭受了5200万美元的损失,但这个数字已经与前年的5800万美元相比有所改善了。与《纽约时报》相比《卫报》的盈利压力相对较小,因为《卫报》隶属的整个集团盈利状况良好,有足够的资金弥补其报纸运营造成的财政赤字,这也是《纽约时报》急于推出付费墙项目而《卫报》并没有推进的原因,反而更敢于尝试新的报道模式。

资本结构不同决定了两者盈利压力的不同,也导致两家报纸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纽约时报》2011年推出“付费墙”,随后数字盈利持续增长,但增幅却不稳定,加上印刷收入的逐年下滑,新技术和新人才的引进等花费让其收支难以平衡。虽然到2013年,《纽约时报》的付费墙收入首次超过该报的数字广告收入。但2014年的统计却显示,付费墙收入的增长变得非常缓慢,前景不容乐观。不同于《纽约时报》的在线收费,《卫报》的数字收入主要来源于数字广告,在线App和移动网络、约会网站带来的收入也是它数字收入持续增长的因素,但是《卫报》的高层也逐渐认识到“需要直接从读者那儿获得利润”。

另一方面,新兴新闻网站提供免费内容使传统报业线上收费策略受阻,在网络读者数量方面,《赫芬顿邮报》和BuzzFeed的用户数量均高于《纽约时报》。《纽约时报》在一份内部报告中称:“在读者流量方面,《赫芬顿邮报》多年前就超越我们,BuzzFeed也于2013年超越我们”[12] 。《赫芬顿邮报》为了获得受众的点击量,提出了“SEO搜索引擎优化)策略,一部分人从事传统的采编业务,另一部分人则坐在编辑室里,时刻紧盯谷歌等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网站,看哪些搜索关键词最受关注,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词撰写发布新闻故事。新兴新闻网站在与用户的互动和对新技术的接收方面要比传统报纸更有优势,这些冲击对于传统报业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更为关键的是《纽约时报》和《卫报》秉持新闻专业主义,很少传播病毒性内容,但BuzzFeed等新兴网络新闻机构却充分利用用户产生的病毒性内容(即无新闻价值,但容易引起用户转发的内容,如:宠物图片、搞笑内容)来吸引用户。统计显示,BuzzFeed上有2170条有关猫和狗的内容,却总共获得2.91亿次的浏览量。传统大报无法传播同样的病毒性内容,但是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新闻性内容却要和病毒性内容形成竞争,数字化转型的传统报纸也要和新兴网络媒体竞争。这就使得传统报纸无法轻松获得访问量,也很难将访问量转化为盈利。

4.3新闻工作者的旧观念需要克服

第一,传统报纸媒体的员工需要克服对社交媒体的偏见。《纽约时报》很多记者面对是否要积极利用社交媒体等新技术为新闻采编活动服务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2014BuzzFeed首次曝光了《纽约时报》的内部分歧,引起业界震动。很多老牌记者认为把时间花在社交网站上还不如把时间用在做新闻上,Twitter140个字的文章在很多专业记者看来算不上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第二,克服整个新闻界排斥程序员的心态。调查显示,不少新闻工作者认为新闻专业主义意味着存在一个新闻共同体,主要包括受过新闻专业训练的新闻记者和编辑们。但是数据新闻等新的尝试,直接把程序员招进新闻机构从事新闻报道活动,国外很多新闻工作者并不认可这些程序员的新闻工作者地位。这种意识,必然会影响到数字技术人员和新闻工作者的团队合作。第三,对创新的报道方式存在争议。《卫报》进行的不要把关人,直接由用户挖掘新闻的众包式新报道模式,不少新闻界人士并不认可。最后,新闻工作者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也容易失去规范,存在管理上的困难。虽然国外不少新闻机构制定了社交媒体规范,但这些规范也存在争议[13]

4.4 对社交媒体平台的过度依赖

与传统媒介-受众关系不同,网络中阅读新闻成了社交、搜索、游戏等活动的附属行为。统计显示《纽约时报》和《卫报》的新闻客户端获得的访问量远不及BuzzFeed等传播新闻又传播病毒性内容的新兴客户端。而不管是老牌新闻机构还是新兴新闻机构,他们的网络流量大部分来自社交媒体。对传统新闻机构来说,处于两难境地,如果他们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病毒性内容,会影响自身专业形象,如果仅传播新闻内容,会流失部分用户。使得传统新闻媒体在转型过程中不得不过度地依赖于社交媒体平台,因为只有通过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社会网络传播新闻,才能在吸引用户和保持专业性之间保持平衡。

因而,由于新闻内容的社交功能非常弱,不管是《卫报》还是《纽约时报》都无法像FacebookTwitter一样长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他们也只能作为上述社交媒体平台的一个机构用户。这两家传统报业巨头的命运实质上被社交媒体平台运营商掌控,一旦运营商改变策略,将会影响他们。20153月,Facebook宣布将不再提供新闻内容的外部链接,转而把新闻机构的内容集成在自己的平台内部,这样做的目的虽然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据说用户可以节约1秒多的等待时间),但长期看,这使得新闻机构成为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提供者,而社交媒体平台则凭借自己能够聚合众多新闻机构的优势又与新闻机构形成竞争。《纽约时报》是与Facebook合作的首批新闻机构之一,但这样做的前景如何,并不乐观。

5

 本文梳理了《纽约时报》和《卫报》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实施媒介融合的一些具体做法。这两大报纸的经验虽然值得借鉴,但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用户参与的融入、社交媒体的利用等具体措施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还需要内部管理的变革与之相适应。这是国内新闻媒体在采取类似措施需要注意的。而不少实力相对弱小的新闻媒体如何数字化转型,如何进行媒介融合,则更需要谨慎行事。因而,这两大报业数字化先驱在转型中面临的挑战则更具有普遍性,更需要国内传统媒体和管理部门警惕。国外两大报业数字化先驱,以巨大的投入和努力依然面临各种挑战,而且上述挑战带来的问题短期内并无解决的可能。说明在当前的网络传播环境下,传统新闻媒体只能努力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但要通过影响力获得经济上的盈利是非常困难的。在当前媒介融合战略和市场化改革并进的态势下,国家应给予数字化转型中的新闻传媒机构更多的经济扶持政策,以社会效益为主来评价媒介融合和体制改革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发友,董朝. 《纽约时报》在线收费模式[J]. 新闻前哨,2012,05:53-55.

[2]郑若琪. 英国《卫报》:以开放式新闻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J]. 南方电视学刊,2012,03:112-114.

[3]李轶凡. 西方报业对社交媒体的运用——以《纽约时报》为例[J]. 新闻世界,2014,07:152-153.

[4]章戈浩. 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J]. 新闻记者,2013,06:7-13.

[5] Nic Newman.The Rise of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Mainstream Media[J].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2009.9:13.

[6]滕瀚. 众包新闻:未来新闻报道模式中的一匹黑马[J]. 传媒观察,2014,08:8-10.

[7]Lene Sillesen.The Guardian Experiments with Crowdsourcing Translations[J].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2014.07.28.

[8] 维基百科[OL]. http://zh.wikipedia.org2014.07.20.

[9]comScore:调查显示80%的成年网民阅读数字新闻 [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282105.html2014.10.21.

[10]Ryan Chittum. The New York Times Can’t Abandon Print—yet[J].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2015.03.15.

[11] 纽约时报第三季度财报:九个不可告知的秘密[OL].腾讯全媒派,独家编译,2014.10.31.

[12] 《纽约时报》失去新闻霸主地位 《赫芬顿邮报》迎头赶上[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226585.html,2014.05.16.

[13] 张小强. 传统新闻机构对社交媒体的控制及其影响:基于对国外30家机构内部规范的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14,12:149-164.



[1]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32070);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13306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3-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