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范型
[摘 要]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模式既不能离开社会现实,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当今中国已形成的多元化、多层次新闻传播教育格局来看,日本的新闻教育模式、美国的“威斯康星模式”、“密苏里模式”都是理想范型,都值得学习借鉴。但不能简单照搬美国与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应当从中国的社会环境出发,从大学本身的特点出发,从新闻传播院系的历史与条件出发,紧密联系国家与社会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需要,积极探索既富有理想气质而又切实可行的新闻传播教育路径,打造自身的特色,形成自身的优势,培养出各有精神风貌、各有拿手好戏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理想范型;教育模式
在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闻传播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相应地,新闻传播教育应当如何适应时代与传媒的发展,早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话题热门,既表明参与讨论者人数众多,又折射出新闻传播教育问题不少。就最近几年参加有关研讨会议的感受而言,总觉得自说自话者多,达成共识者少。查阅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文章,似乎也可印证这一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年来的新闻传播教育探讨,多少有点闹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味道,让人颇有些无奈。
普遍性的问题与对策
倘若对有关论说做一番梳理,不难发现,除了对国内外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梳理、比较分析、经验介绍,谈论得最多最集中的还是问题与对策。大体上,新闻传播教育的问题主要有这么几个:其一,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新闻传播教育的内涵与底蕴有待提升;其二,新闻业界需要懂新闻、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而新闻传播院系培养的主要是新闻采编人才;其三,新媒体发展迅猛并且正在改变新闻业态,分门别类地培养新闻、广电等专业人才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合时宜;其四,随着新闻传播教育迅猛发展以及高校对教师的高学历要求,导致高校教师绝大多数都没有新闻实践经验,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怎么办?根据不同的诊断结果,人们尝试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在上述判断中,其一是将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做比较而得出的看法,解决办法是“厚基础、宽口径”,大类招生,一、二年级进行“通才”培养,三、四年级再分专业;其二是因应国内媒体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要而提出的问题,于是,新闻本科专业开办传媒经营管理方向、研究生教育增设传媒经营管理方向或将传媒经营管理(或称媒介经济学)独立设置为二级学科,就成为一种解决办法;其三是着眼于新媒体技术发展与传媒格局变化而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要求,给出的解决办法是顺应媒介融合的趋势,倡导“融合新闻”教育,至于究竟如何“融合”,实践上却相当模糊;其四是从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应当是业界能手的前提出发而得出的认识,解决办法是加强实践教学,促进高校与业界携手办学,业界人员与专业教师相互挂职或兼职,共建实习实践基础,加强传媒技能训练。
要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
上述对于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的问题诊断与实施对策,可以说是有的放矢。然而,如果仅仅停留在问题与对策的层面,就很可能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事实上,面对新闻传播教育蓬勃发展而又问题多多的现实,需要更加深入而科学的思考。
首先应当弄清楚的是,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否仅仅是培养适合业界需要的专业人才?作为应用性专业,这个问题仿佛不言自明,其实不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新闻传播教育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研究生教育一方面是为业界培养实务高手,一方面是为学界培养研究人员。因此,近来年硕士研究生已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如果说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是为业界培养实务高手、强手,那么,新闻传播学术硕士则是为博士教育培养后备队。这就是说,培养高素质的业界实务人才与高水平的学界研究人才,是新闻传播教育要同时担当的使命。一味强调新闻传播教育必须与业界对接或是与业界接轨,其实是一种片面的看法。真正应当加强的,是新闻传播教育与业界的互动。“互动”就意味着新闻传播教育不能跟在业界后面亦步亦趋,更不能成为业界的职业培训场所。新闻传播教育能否开展更为前瞻性的研究与探索,能否尝试超越业界的现实局限?按照现代大学理念,显然是理所当然的,至少,优秀的新闻传播教育应当如此。最近几年我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过,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只讲“对接”或“接轨”,还要讲“超越”,要努力超越业界,甚至尝试引领业界。
其次,为业界培养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应当具备什么规格?能否把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降格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水平?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浪潮,许多高校争相开办新闻传播专业。据教育部2013年最新统计数据,国内高校新闻传播本科专业点(一所高校一个专业为一个专业点)已达1080个,在校本科生23万,占总在校生人数的百分之一。从办学规模看,似乎成绩喜人。然而,跟随高校扩招而来的,却是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新闻传播教育规模远远超过业界的吸纳能力。加上媒体的人才需求日益多元化,选聘人才并不限于新闻传播专业,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结果,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大多无心向学,迫不及待地到媒体去实习,力求“混个脸熟”,以此来争取就业机会。而不少新闻传播院系开出的药方,也是强化技能训练,与业界对接或者接轨。这样一来,不少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教育事实上就变成了职业技术教育。一些探讨新闻传播教育的文章,竟把高职高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拿来作为大学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就很说明问题。即使一些高水平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其专业水准也令人瞠目结舌。陈力丹教授在2013年新闻教育年会上指出,一些免试推荐到人大新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985、211大学优秀本科生,在复试中竟连“新记《大公报》”都不知道,不能不令人为当前的人才培养质量深感忧虑。
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范型
应当明确,新闻传播教育不仅要为业界培养高素质的实务人才,而且要为学界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决不能降低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水平。那么,新闻传播教育的理相范型应当是怎么样的呢?考问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范型,是正视并解决各种问题的前提。然而,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讨论还很不充分。
从现代大学教育发展史来看,面对现实社会,“大学……通常与其所处的社会保持某种模糊关系:它们既是参与性的,也是远离性的;既是服务性的,也是批判性的;既需要社会支持,也是社会所需要的”。1就新闻传播教育与传媒的关系而言,其实具有不同的模式。譬如,日本的新闻教育并非以培养媒体实务人才为己任。“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自各个专业,通过媒体的招聘考试即可录用。考试有笔试和面试两种,问题五花八门。曾在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并不受到特别欢迎,倒是法律、经济等专业的毕业生更容易被录用。”2因为“在日本的学术理念中,大学教育特别是以批判精神为灵魂的新闻事业教育,不应该和业界保持过于亲密的关系;而以盈利为目的的媒介也难以接受来自大学对媒体硬朗状态的追求和对媒体现状的批判,所以新闻学界必须独善其身。”3其结果,“日本高等新闻教育从新闻理论研究的需要出发,培养新闻学的研究者,或者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和批判精神的新闻爱好者,至于是否能够到媒体就业,并不是学界所关心的问题,也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但是,“学界对业界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4
当然,我们更熟悉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不是日本的,而是美国的。关于美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职业化的课程设置,以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一种是仍以职业化为主但强调通识教育与理论教育,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代表5。也有学者认为,美国的新闻教育可分为三种: 即致力于新闻实务教学的“密苏里模式”,崇尚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哥伦比亚模式”和强调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威斯康星模式”6。考虑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不招本科,开办的是研究生教育,且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并不限于论者所说的“哥伦比亚模式”,把美国新闻教育的主要模式概括为两种,即“密苏里模式”和“威斯康星模式”,是比较符合事实的。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所谓“最好的学习新闻和广告的方法就是实践”(The best way to learn about journalism and advertising is to practice them)7。因此,学院自创办开始,就把创办真正的媒体(real media)作为同教学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举措。《密苏里人报》是第一个实践平台,而后随着时代发展,学生的实践基地不断增加。如今已形成了商业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在内的多种媒体相聚合的实践平台。通过与真实媒体的零距离接触尤其是实务操作,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即可在实践中独当一面。“在创立者看来,密苏里方法就是要确保操作与理论之间的合作关系,使知识不再是抽象的终极实在,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8唯其如此,我国新闻教育的创办与发展,几乎无不以密苏里新闻学院为范本。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与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加强通识教育乃融合新闻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于是,“威斯康星模式”近年来备受关注。被誉为“美国新闻教育之父”的布莱尔确信,“职业培训肯定不足以构成一门科学”,“新闻学要想在研究型大学立足,必须将自身定位于社会科学”9。因此,布莱尔20世纪初在威斯康星大学对新闻学教育作了如此设计:在一个4年期的大学课程中,新闻学方面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都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课程。布莱尔的这种课程结构观,最终成为美国大部分新闻学院所接受的“基本的鉴定标准”。10如今,“美国几乎所有正规的新闻院系都规定,新闻专业学生的大部分课程必须覆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广阔领域,新闻专业课程只占三分之一的份额。以南加大新闻学本科为例。若想获得新闻学学士,学生必须修完128个学分,其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必须选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11
应当效法哪种理想范型
如果把美国和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联系起来,即可发现三种不同的典型模式:或强调职业化教育,尽可能在真实的媒体环境中培养新闻传播业界人才;或强调通识性教育,借助强化人文社科的学术训练来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新闻传播业界人才;或强调学术性教育,干脆与媒体拉开一定距离,培养富有批判精神的新闻传播学界人才。那么,究竟哪种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才是最好的?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又应当效法哪种模式?
其实,这种提问方式很值得商榷。如此提问,本身就反映出一种孤立而静态的思维方式。要知道,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模式既不能离开社会现实,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当今中国已形成的多元化、多层次新闻传播教育格局来看,我以为前述三种模式都是理想范型,都值得学习借鉴。譬如,像985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无论办学条件还是生源质量,都是有条件效法“威斯康星模式”的;其中,有那么几所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不妨来点阳春白雪,像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那样以培养新闻传播研究人才为己任,又何偿不可?而像211层次或实力较强的地方性高校,能够尽可能学习“密苏里模式”,自然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从人才培养层次来说,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学术硕士及博士的培养,显然更应当像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那样强化学术的独立性与批判精神,而本科教育与专业硕士教育,则应当更多地学习借鉴“密苏里模式”与“威斯康星模式”。
当然,效法也好,学习借鉴也好,由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与历史传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不能简单照搬美国与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而必须从中国的社会环境出发,从大学本身的特点出发,从新闻传播院系的历史与条件出发,紧密联系国家与社会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需要,积极探索既富有理想气质而又切实可行的新闻传播教育路径,打造自身的特色,形成自身的优势,培养出各有精神风貌、各有拿手好戏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原载《新闻与写作》2014第2期
1罗伯特·O·波达尔、菲利普·G·阿特巴赫、帕崔凯·J·甘波特:《21 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第2 版),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2刘明华:《日本的新闻教育——访春原昭彦教授》,《国际新闻界》1983年第1期。
3马嘉:《论日本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当代传播》2008年第3期。
4王元霄:《从中美日新闻教育看学界和业界的关系》,《中国传媒科技》2013年第1期。
5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1页。
6陈立新:《威斯康星模式与中国初期新闻教育——兼论新闻价值理论之渊源》,《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6期。
7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页。
8沈荟:《折衷人文主义新闻教育:对密苏里方法历史缘起的探寻及思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4期。
9伍静:《中美传播学早期的建制史与反思》,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8页。
10[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20-24页。
11邓炘炘:《面对时代挑战的大学新闻教育――专访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系主任帕克斯教授》,《中国记者》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