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重庆大学 | 加入收藏

刘幼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及相关治理议题:以电讯传播为例

2020-07-15 17:07:32     作者:新闻学院     

7月14日晚,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教授刘幼琍为2020“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全体学员带来题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及相关治理议题:以电讯传播为例”的线上直播讲座。讲座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主持。

微信图片_20200715014729

刘幼琍教授讲座PPT首页

刘幼琍教授首先阐释了大数据的内涵,介绍了大数据海量、多样、快速、准确、有效和短暂的特征,并从大数据的应用、网络调查与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的应用与使用者隐私保护这三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说明。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刘幼琍教授介绍了当前大数据的获取渠道、主要用途以及各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情况,并举例说明大数据在电视产业和电信产业的具体应用。刘幼琍教授谈到,大数据技术可以影响电视节目的制作、发行和营销,以及决策者对于市场的判断。电信产业对大数据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用户体验管理、运营分析、网络优化以及数据的货币化四个方面。

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刘幼琍教授认为,企业对用户信息的使用会受到政府规制的影响。如果对于公民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过于严苛,则会阻碍企业的创新,从而产生“寒蝉效应”,如果过于宽松,则会造成企业对用户隐私的侵犯。刘幼琍教授借用美国的《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法案》,欧盟的《一般数据保护规范》等法律法规来说明当前欧美国家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认为我们可以从这些国外的经验中获得一些启示。另外,用户的信息泄露不一定都是企业造成的,刘幼琍教授谈到了“Data Brokers”的概念。Data Brokers是信息的买卖者,主要负责在各种渠道挖掘用户信息,最后将这些信息贩卖给客户。

用户对隐私的关注和担忧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他们对企业的信息使用持有怎样的态度?刘幼琍教授通过焦点小组访谈发现,用户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去认真阅读隐私政策,平时关注隐私政策的较少,并且有时会被迫提供个人信息。另外,通过分析利用大数据收集的网络贴文资料,刘幼琍教授发现,台湾民众对于当地电信运营商运用个人资料隐私保护的态度中,负面情绪整体较多,且在特定月份会出现高峰。民众关心的隐私议题主要集中在诈骗和对个人资料泄露的疑虑两个方面。

关于人工智能在电讯业的应用现状,刘幼琍教授结合具体案例,重点介绍了客户聊天机器人、语音服务、预测性维护这三个国际电信业者应用人工智能的场景,讨论了美国AT&T实验室、娱乐产业、有线电视业者Comcast等不同领域有关人工智能的应用实践。

围绕人工智能的伦理与治理问题,刘幼琍教授以电讯产业为例,探讨了四个人工智能应用于电信产业的伦理与社会议题:livelihood and work、diversity,non-discrimination and freedoms from bias、data privacy and minimization、peace and physical security。刘幼琍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应用于电信产业时也不能忽视个人资料、告知和同意、解释和透明度等法律及监管议题。另外,刘幼琍教授以生物辨识技术为例,探讨了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潜在风险。她认为,目前对于人工智能的伦理与治理的探讨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借鉴一般数据保护规范(GDPR)中的合法、公平与透明,目的限制,数据最小化,准确,储存限制,完整性和保密性等原则。

微信图片_20200715014847

刘幼琍教授为学员答疑

在交流互动环节,刘幼琍教授针对讲习班成员提出的“如何在大数据网络环境中保护数据隐私”“如何改善社交媒体使用倦怠现象”“如何看待数据贩卖”“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 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任杰 康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