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习班第十、十一讲 魏然:英语论文写作
7月18日,2015年“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第十、十一讲在综合楼126报告厅开讲。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讲座教授、中华国际传播学会会长(CCA,2011-2013)、美国《大众传播与社会》学刊主编魏然带来了题为“英语论文写作”的讲座。讲座分上下两场,在上下午进行,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主持了讲座。
魏然教授讲座现场
中国研究者需要掌握国际学术规范
讲座一开始,魏然就介绍了当前的国际以及国内传播学学术现状,“国内论文产出量大,但在国际上发表的却很少。所以,中国的研究者十分需要熟悉国际论文的习惯,让中国的优秀研究可以在国际上看到,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此外, SSCI投稿量逐年增加,但是SSCI期刊数却基本没增加,造成了发表英文文章的激烈竞争,而写论文并非无师自通,这使得开展本次讲座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研究:重视逻辑和实证
魏然教授首先介绍了实证研究的逻辑和步骤。“科学研究的两个重点是逻辑和实证。”他解释道,所谓逻辑,即冷静有理性的思考,言之成理,具有理论性。所谓实证性,即接地气,可以用数据来验证假设、进而发展理论。
科学研究是在“世界可知”的前提下进行的,包括理论、方法、统计三个层面。除此之外,魏然教授还重点介绍了科学研究的七个步骤,即,确定研究课题、参阅相关的理论和研究结果、提出研究假想、研究设计和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论文撰写和发表结果。他强调,研究一定要从理论入手,这七个顺序不能颠倒。如果颠倒了顺序会对后来的研究造成很大困难,并且也达不到研究效果。
魏然教授正在讲座
论文写作:坚固理论,注重细节
魏然教授把英文实证论文的结构称为“洋八股”,即序言、文献回顾和假设、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和结果、研究讨论和结论。他详细讲解了各部分写作的注意事项,指出文章开篇就应该点明“卖点”。此外,他还详细分析了论文最常犯的毛病,包括焦点不清晰、有理论没实证或者有实证没理论,文献回顾不彻底等。
“写作是一个孤独的事情。不断的修改和编辑才能提高写作水平。”魏然教授告诫我们,写作需要经历初稿、成型和修饰三个阶段,养成勤写作的习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此外,写作要精简、不犯低级错误,“并不是非得英语专业的或者有什么天分的人才能写好论文,只要注意细节,你也可以做出优秀的论文”,魏然教授说。
现场学员认真听取学术报告
投稿:了解期刊标准
在下午的讲座中,魏然教授以一名资深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分享了投稿的注意事项。投稿前要经过反复修改,必要时找人修饰英文,并且要了解期刊的投稿标准,不要盲目投稿,也不要弄错格式。他还介绍了国际的评审制度和论文发表要诀等。“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不难,难的是每年都有3-5篇论文发表。做学问是一场马拉松,这应该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个挑战、一个要求。”魏然教授总结道。
在互动环节中,学员们就一些投递SSCI论文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提问,包括评审意见、质化分析论文的录用情况、如何投稿录用时间长短、如何寻找可以帮助润色英文的英语编辑等等。魏然老师都做了详细、清晰的解答。
讲习班学员向魏然老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