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唐凤英

2019-07-13 14:24:43     作者:

尊敬的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各位领导、老师,讲习班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唐凤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学专业的一名在读博士。今年是我第二次参加重庆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也是我第二次作为学员代表站在这里进行发言。很荣幸。

说实话,要在3分钟之内把在讲习班的所学所得全部呈现出来真的很难,因为的确是收获满满。时间有限,我主要讲三个关键词:一是想念,二是桥梁,三是感恩。

有句话叫“相见不如怀念”,但是这儿我想说的是“想念就要努力相见”。我之前是在媒体工作,去年考上的博士,去年为了参加这个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我赶在讲习班开始的前一天办完了所有离职手续,某种意义上,我的博士学习生涯可以说是从这个讲习班开始的,在过去一年的学习过程中,我时常会想起在这里学到的内容,还有授课嘉宾的治学精神,都一直鼓励和启发着我。在北京学习的一大好处,就是学术资源比较丰富,到了暑期,各大高校的暑期班也比较多,当同学们都在讨论要报某某学校的讲习班时,我很少为之所动,因为我想念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一直在等这里的招生启事。开始我很淡定,后来我还是有点着急了,因为去年是5月20号左右发的通知,今年到6月中旬通知才出来,颇有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对不对?但是“好酒不怕巷子深”,事实证明,等待是值得的,今年的讲习班,不管是邀请的授课嘉宾还是讲课内容,相比之前,都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态势,真的让人收获很多。我想今天之后,我也一定会进入下一轮更深的想念。也希望明年董院长、曾老师还能给我到这里来相见的机会。

第二个关键词是“桥梁”。在这个讲习班上收获的知识,会一直陪伴我们在学业上的成长,但是在我看来,这个讲习班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于此。其实它更像一个桥梁,或者我们还可通俗地把它看成是一个媒婆。而且这个桥梁是多方面的,包括通往新知识的桥梁,和知名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对话的桥梁,和志同道合的同学成为朋友的桥梁,和重大新闻学院建立联系的桥梁,说不定将来,我们这些学员中间,就有足够幸运的人,将来把这个客人身份,变成“主人”,对不对,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我还了解到,有不少学员还在这里收获了爱情,找到了人生伴侣。所以我不得不说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真的是一块福地。

第三个关键词,也是我最想表达的一点,是感恩。感谢重大新闻学院,感谢为讲习班授课的各位老师,还有进行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们,正是因为有你们的辛勤付出,我们在这里才能有这么愉快的学习体验。我有个博士同学,她前面一直想做网络情绪传播相关的东西,我们在聊的时候,我就和她提到,去年我在重庆大学上讲习班时,张小强老师当时讲互联网治理时,讲过这一块,我觉得讲得很好,她后来就给张老师发了邮件,让我们感动的是,张老师很快给她回复了邮件,还给她发了一些相关资料。我想这就是这个讲习班给人以温暖的最真实的体现。真的想再一次道一声谢谢。也愿我们大家都能以感恩的心,结合在这个讲习班的所学所得,好好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研究中,也祝愿大家天天开心、生活幸福。

 

Copyright 2015 联系电话:15865874521 地址: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新闻学院 邮件:xinwen@c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