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安:理性看待舆论中的情感表达

2018-07-13 22:33:31     作者:李世倩 周政桥

2018712日上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郭小安教授在民主湖报告厅为全体学员作了题为“理性看待舆论中的情感表达”的讲座。讲座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向欢主持。

确定

(郭小安教授在讲座中)

郭小安教授先从“后真相”的概念谈起,简要介绍了在公共领域表达当中情感的功能以及如何在后真相时代进行中西方语境的含义对比。域外学术界围绕“后真相”现象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社交媒体、民粹主义、新闻真实、新闻伦理等。而这个现象传入中国后,研究者将后真相时代视为我国当下既定的社会文化现状以及社交媒体的某种病症。据此,郭小安教授认为当下后真相概念的运用已经处于泛滥状态,应该正本清源,并考察不同语境下的差异性,“如果生搬硬套解释中国现实,只会导致‘食洋不化’的后果”。

真实还是新闻业追求的永恒价值吗?郭小安教授从后现代的解读入手,提出相较于后现代,后真相本质上仍然是对现代化过度理性后果的一种批判和矫正,其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围绕生产真相的机构,即新闻业而展开,是对传统新闻专业主义提倡的规范化、程序化、技术化、数据化的一种反动。他表示:“未来新闻业更多的功能不在于提供真实,而在于核查真实,提供公共论坛,这是一个多元主体对话的过程。”

郭小安教授以特朗普参选美国大选为例,进一步说明媒体政治逻辑下,情感化策略是竞选的常规化武器。他认为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个案例中,影响舆论的最好方式不是告知信息、阐释纲领和传达真理,而是挑起怒气,用激起众怒的内容,没有证据的猜测,有事实错误的陈述和高度争议的主张无视政治规则,省去伪装和修饰,从而赢得了更多支持。

随后,郭小安教授将视角转向中国,指出中国激烈的情感表达恰恰是制度化参与渠道不足引发的“挤压效应”。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利益分化,贫富差距悬殊,权力腐化等诸多挑战,弱势群体利益受损,由此产生了负面情绪和刻板意见,因而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生态下,网络公共事件的发生遵循情感动员的逻辑,公众参与动机往往是道德对错和情感共鸣,难以进入理性与制度对话层次,所以出现了“围观就是力量”,“舆论倒逼改革”的现象,借情感之力实现理性之目的成为特定政治结构下的“理性”选择,情感由此成为一种道德资源和“弱者的武器”。

郭小安教授在总结上述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情感和理性事实上总是相互影响,无法割裂,甚至可以成为两种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范式。他从一系列专家学者关于集体行动的理论梳理以及达马西奥的神经科学研究中归纳出,简单地将情感表达视为“非理性”本身也是一种偏见,因为公众本身就是特定社会生态和政治结构的产物。郭小安教授指出:“情感是一种社会和政治资源,它是综合因素共同影响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在情感与理性中寻找一种动态平衡,并学会从历史的烟花中汲取智慧,冷静看待二者的此消彼长过程,感受社会政治生态的“变”与“不变”之规律。

提问

(学员提问)

最后,在学员互动环节,对于学员有关舆论学的课程教学与实践方面、传媒文化理性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等问题,郭小安教授都做了详细的解答。

摄影:田丰

Copyright 2015 联系电话:15865874521 地址: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新闻学院 邮件:xinwen@c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