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鸣:互联网研究与研究方法
2017-07-07 19:45:45 作者:刘菁 摄影:何燕君2017年7月7日上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教授,《亚洲传播学报》主编郝晓鸣在民主湖报告厅为全体学员作了题为“互联网研究与研究方法”的讲座。讲座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张伟伟主持。
(郝晓鸣教授讲座中)
郝晓鸣教授首先概括了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们提出了传播学研究写作的建议。郝晓鸣教授指出,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传播学是一个外来和新兴的学科,不能因为过分强调本土化特色而忽略了国际视野,一个学科要有长远的发展产生,必须要有国际格局。定量研究也不是简单的数据堆砌,必须要建立在补充并发展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郝晓鸣教授强调做研究最需要的是好的问题,有了问题才有研究动力,才能完善学科理论建设。
随后,郝晓鸣教授从互联网研究的范畴与现状、互联网研究的历史与发展、互联网研究的近期发展概况、大数据、计算机思维与互联网研究和对互联网研究的展望与期盼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互联网研究的方法与经验。
郝晓鸣教授认为,互联网研究横跨多个学科,从计算机/信息科学、电子工程到社会科学与人文艺术领域,呈现出极大的研究包容性,互联网研究为停滞不前的传播学学科注入了新鲜的活力。郝晓鸣教授引用Dutton(2013)的观点,认为可从宏观角度将互联网研究对象界定为:技术、使用、政策三大类别。传播学互联网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是如何被使用的。郝晓鸣教授认为,这与传播学研究侧重传播过程和效果这一传统有关。传播学者在技术发展和政策制定层面,则主要关注影响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变化。
郝晓鸣教授从三个主题梳理了传播学互联网研究历程: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的扩散(技术),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层次人机/人际互动(使用),从宏观的层面,把握和规范互联网以及人类在互联网中的行为(政策)。他特别指出,传播学者需要关注的并不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而应该是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的本质以及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传播行为对人类社会,特别是人际和大众传播行为和方式的影响。郝晓鸣教授还例举了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运动来说明互联网通过社交媒体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郝晓鸣教授带领团队对2008至2012年间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的传播学核心期刊所发表的1573篇有关互联网研究的论文进行了梳理,并建立起一张论文主题热度排行表格。他们发现,与Kim 和 Weaver十年前的类似研究相比,互联网的使用与扩散,推广和认知以及人与技术的互动成为最热门的研究主题(17.9%),电子政务、民主和发展 (12.6%)、电子健康 (12.3%)、 人际传播和社交网络(12%)以及电子商务、经济、广告和市场营销 (11.3%)分列第二至第四位。郝晓鸣教授认为,传播学者对互联网的研究已经超越了起始的爆发式增长阶段,进入一个较为平稳的阶段,研究主题的分布更加符合传播学者们研究方向的分布。他们还发现,使用定量研究方法的论文从之前的26.7%上升到了51.8%;而使用定性研究方法的论文从原来的72.9%下降到31.0%。这个结果与Peng等人 (2013) 的结论较为契合。郝晓鸣教授认为,这个显著变化表明,当互联网发展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大量的数据变得更加容易采集,为见长于总结归纳和检验理论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方便条件。
最后,郝晓鸣教授总结称,互联网的一些技术特点已使互联网所衍生出的一些媒体迅速成为民有、民治、民享的媒体。这些新形式的媒体给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所带来的变化将是新传播理论产生的源泉。如果我们期盼互联网的研究能够真正推进传播学的研究,发掘出新的传播理论;那么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就应从互联网为人类传播所带来的这些革命性的变化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