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波:无憾人生
廖俊波在政和县旅游资源开发会上介绍情况。
廖俊波(中)在政和县铁山镇东涧村向花农了解花卉生产情况。
廖俊波(前右)在石圳与创业妇女握手交谈。
廖俊波担任福建政和县委书记四年多。他殉职的消息传来,这个24.5万人的县,数小时上网发帖纪念他的超过10万人次。
2015年6月,廖俊波曾到福建东山县实地学习县委书记谷文昌的事迹。他说,“当时就有一种很真切的感受,作为一名县委书记,身后能受到一方百姓如此爱戴,此生无憾了”。
政和人绵延的思念,诠释了廖俊波的“无憾人生”,也凝结着一个共产党员对人民的承诺。
穷尽智慧作决策,不留遗憾
听说廖俊波殉职,铁山镇凤林村农民吴义涛悄悄取下墙上与廖俊波的合影,珍藏起来。“人去了,按照风俗,要把照片倒扣,满一年再挂起来,”他说,“家里长辈去世时,我们都这样做”。
吴义涛曾经担任村委会主任,还是县人大代表,2015年凤林村换届选举中没有连任。廖俊波登门看望他,感谢他作出的贡献。不久,廖俊波把他俩的合影冲洗好专门送来。“他让我有事打电话,说什么时候他都会接。今年2月,我还和他通过话,”吴义涛从手机里调出廖俊波的号码说,“我一直舍不得删!他操心的事情多,什么事都想得那么细致”。
2014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廖俊波来村里调研,百姓反映最多的是修路。廖俊波要求把修路和发展产业结合起来。村干部说,村里没有产业基础。廖俊波提出,可以种萝卜。第二天,他亲自找到一个加工销售萝卜企业的负责人。“第三天,这个企业就来村里考察,后来和我们签订了每年500亩的种植合同。”村党支部书记李荣说。
时任政和县委办主任的叶金星曾随廖俊波来过凤林村。他说,这虽然是为村里办的一件小事,却体现了廖书记的一贯思路:穷尽智慧作决策,不留遗憾。
廖俊波在政和县四年多,不少人都体会过他那穷尽智慧的认真。他在政和十个乡镇奔走调研一两个月,又把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200多人召集起来,讨论了三天,才提出突破城市、工业、旅游和回归这“四大经济”的发展思路。建设工业园区时,他要求找三个设计院,拿出三套设计方案,大家坐下来讨论,比照考虑,最后抉择。廖俊波作决策,大到全县发展思路、县城拓展,小到村庄道路整修、农业合作社贷款甚至某个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都费尽心思。
廖俊波在任期间,政和县修了九座桥,其中一座是他离任后建成的官湖大桥。这是一座城市桥梁,也是国道上的公路桥。仅仅作为县城的一座桥,可以按照市政工程来施工;如果考虑到将来快铁车站也要经过这座桥,就得顾及客货运输要求。究竟是建成市政通行桥,还是修一座客货运输桥?叶金星说,廖书记从县城拓展、工业园区发展和快铁车站建设各个方面斟酌,想得远。为此,他带着有关部门到沿线调研了七八次,而自己至少去过20多次。
穷尽智慧作决策,不留遗憾,需要努力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更得把县情装在心里。政和县同心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何宋林和廖俊波在县委班子里共事4年多。他记得清楚,“廖书记遇到什么问题都会抽时间去学习,而且学得很深”。他举例子说,如果明天有客商要接待,第一天廖俊波不管多晚,也要研究有关知识,功课做得很足。
熟悉廖俊波的人都知道,他在政和,随身总带一个五层的大帆布包,装着各种图纸和一沓必不可少的白纸。大学物理专业毕业的廖俊波,总能随手拿出图纸介绍政和,也时常站在现场,拿一沓白纸部署工作。
经济难领跑,思路可领跑
3月19日凌晨,做电商的张斌证实了廖俊波殉职的消息。“我翻看着微信中和他的聊天记录,还有短视频,边看边流泪,一直到天亮。”他说。
1982年出生的张斌,原来在上海打工,2009年回政和县农村搞电商。他的家乡东平镇新口村黄��自然村,七成以上青年人都从事电商。2015年春天,廖俊波专程来黄��调研。
不久,他把张斌叫到办公室聊了一个多小时。从如何作第一单电商生意谈起,讨论到发展农村电商的建议,他请这个年轻人教他如何开淘宝店,帮他推荐电商书籍。张斌说:“我送了廖书记三本书,是《淘宝入门》《爆款打造》和《电商服务与产品质量》。”廖俊波提出,电商发展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在村里搞。政和不久搞起了电商产业园。
政和县委常委会召开过一次专题会议,讨论农村电商发展。就是在这次会上,廖俊波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在经济发展总量上想领跑,至少在短期内做不到,但发展思路上能不能领跑?”宁德有个很大的广告牌,写着“走前头、挑大梁”。廖俊波很喜欢这句话。他说:“政和县经济总量小,‘挑大梁’我们不敢说,但思路上可以努力‘走前头’。”
政和县多年在福建的县(市)中经济发展排名靠后。2011年廖俊波担任县委书记之后,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指数在福建省的排名提升35位,2013年、2014年、2015年蝉联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他们“思路领跑”直接相关。
政和县的多项工作能够走在前面,体现的就是这种思路领跑的努力。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政和建起了省级工业园区,他们的很多办法是领跑的;他们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审批大厅,把所有审批项目集中起来,提高审批速度,推行并审联批制度,在当地是领跑的;他们把农村基层党小组建到产业链上,党建的活力组织是领跑的;他们推行农村小额信贷,帮助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争取金融支持,改革举措也是领跑的……
在政和县委常委会的会议记录中,记着廖俊波的一段话:在思路上一定要先人一招、快走一步,你才有办法。你领跑了,很多要素资源就会向我们集聚过来。产业遇到问题时,我们各项思路要领跑,在某些区域上就可能比别人走得快、走得好。廖俊波强调思路领跑,是脚踏在政和的土地上,围绕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领跑”。政和县的农村小额信贷就是这样起步的。
外屯乡洋屯村的许仁寿2010年8月成立农家人莲子合作社,带领6户人家种了100亩莲子。效益不错发展难,到2013年才扩大到500亩。这年夏天,廖俊波来调研,满川莲花盛开,他了解到莲子产业。他问:这么好的产业为什么不做大?
“没钱。”许仁寿告诉廖书记,合作社没有资金支持,而银行贷款,农户找不到抵押担保。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廖俊波把农村贷款难作为调研课题。他发现难就难在担保抵押物缺失,贷款信息不对称。一个月后,他带着银行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又来洋屯,专门商量贷款的事。不久,政和县成立一个新的组织:扶贫小额信贷助推协会。这个协会由政府拿出一些钱作抵押担保,专门帮农民贷款。第一个合作机构是邮储银行。
协会秘书长是政和县农业局副局长魏育江。他介绍,政府分两次拿出350万元作为风险金,撬动银行信贷资金1750万元。现在,政府封闭在银行的风险金达2000万元,撬动信贷资金1.6亿元。这项举措不仅是在福建有创新意义,在全国也是领先的。
2014年3月,洋屯村农家人莲子合作社贷到第一笔小额信贷款110万元。这一年,合作社规模扩大到了1850亩,入户社员120人。现在,这个合作社已经发展到3500亩。
许仁寿带着我们在田埂上,边走边讲廖俊波的故事。这位农民叹息一声,仿佛自言自语:“我从没到过廖书记办公室,都是这样走在田间路上和他说话,但他都记住了,记在了心上!”
“有困难,找我来解决”
南平市委书记袁毅,是廖俊波生前的领导。他对廖俊波常说的一句话印象深刻:“有困难,让我来试试。”政和县镇前镇党委书记刘小伟,时任镇前镇镇长,是廖俊波的下级。他说:“廖书记见面常问:有什么困难?”
范榜英是政和县竹木制品商会会长。和廖俊波第一次见面,她记得廖书记就说:“有困难,找我来解决。”
县里事情多,不同群体遇到的困难也不一样。范榜英因为资金困难找来,廖俊波帮他们跑过银行;石屯镇石屯村委会主任杨上生因为征地补偿款找过他;凤林村农民吴义涛想找个工地做保安,也找过他。想找他的人,都能找到他。叶金星告诉记者,廖俊波接待来访的人有个不成文的顺序:基层群众先来,企业主先来,最后才是政府干部。
政和县工业园区是廖俊波到任之后开始修建的。园区建设最大的困难是拆迁征地。廖俊波经常出现在征地拆迁一线。2012年8月26日晚上,廖俊波来石屯镇石屯村,在林子荣家开了一场座谈会。第二天,82岁的林子荣就戴着老花镜,拿着家谱到山上,一一核对祖坟,几天时间,就把家族的12个祖坟迁走。这样的座谈会,不仅仅在林子荣家开过。政和工业园区在短短3个月内,征地3600亩,迁坟600多座。
廖俊波对能克服困难的干部格外关心。在政和期间,廖俊波每年春节有一个“固定项目”是看望基层干部。2014年和2015年大年初二,他登门挨个给12个有征地任务村的村干部拜年。
石屯镇是工业园区建设所在地,石屯村征地任务重。村委会主任杨上生记得廖俊波“第一次到我家是2014年正月初二”。事前没有通知他,连个电话也没有,突然间廖书记带着石屯镇的书记、镇长就到了家门口。“这不是平常,是正月初二。”杨上生强调,当地的民间习俗,大年前三天不出门。县委书记给村干部拜年,表达的是一份问候,更是一种鼓舞。
南平武夷集团公司负责人郭冠中,2015年因为负责政和县佛子山景区开发,与廖俊波打交道。2015年11月6日,佛子山项目开工仪式后,廖俊波要求他们留下来与征地群众见个面。他感叹:“我没有想到,附近五六个村的干部,他几乎都能叫出名字来!”
政和从地理上分为平原区和高山区,高山区工作更难做。澄源和岭腰是高山区最偏远的乡镇。许建设2010年回澄源种植高山有机茶,在林山村租了2700多亩地。廖俊波听说后,爬到许建设租的山上来查看。许建设说,廖书记对整个高山区的发展心里有数。2014年廖俊波把牡丹产业引进到海拔600米以上的镇前镇,“北花南种”,在郢地村发展1200亩油用牡丹、60亩观赏牡丹。刘小伟说:“廖书记到这里不下10次。”在县委常委会专题学习的会议记录上,我们看到廖俊波的一句话:“差的地方去多了,就会有感情,工作也会跟上去。”
想群众没想到的
“东涧花海”现在是政和人熟悉的风景。而2012年,政和县确定十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并没有东涧。刚上任的村支书范厚彪动员群众动手整治村庄。因为干得好,东涧才被“增补”为示范村。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廖俊波把东涧作为联系点。
以前东涧村不种花,村边一片靠近河边的平整土地种的是稻子。一个在福州做生意的人想回来搞设施农业,发展花卉。廖俊波听说后,把他介绍到东涧村来。范厚彪说,当时他正和村里人忙着商量如何流转土地,廖书记把他找去了。
廖俊波和他谈的是:土地流转搞设施农业,农民怎么办?他一口气提出吸收农民参与现代农业的四种模式,请范厚彪考虑。一是农民简单来这里务工;二是公司建大棚,租赁给农民种花;三是公司建好大棚,租给农民种菜;四是村里出钱建大棚,租赁给公司来经营,租赁费用壮大集体经济。
“廖书记叮嘱我,土地流转出去,必须考虑增加集体收入和实现农民增收这两个因素。”范厚彪说,这都是他没有来得及想的,廖俊波已经想好了多种方案。后来,村里主要采取第一和第四种方案,集体收入从零发展到现在每年20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也从2012年的5600元增加到现在的11000多元。
“廖书记解决问题总是想群众想不到的。”叶金星在政和县委办公室当了4年主任,他说,廖书记非常注意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求解发展难题。
罗家地村是铁山镇一个组织相对涣散的村子。2015年基层换届,全县要求10月结束,到7月份罗家地村委选举还有不小困难。铁山镇人大主席连火灶挂点负责这个村,他压力很大。廖俊波专门听取他们的汇报。“我们准备了好几套预案,他听了之后,批评我们准备不足。”连火灶说,廖俊波提出“以干得助”。这个村30多年派性斗争耽误了发展,基础设施落后,我们要考虑通过干实事,改善村庄面貌,把老百姓的心热起来。
“差在哪呢?”连火灶告诉记者,就差在所有预案仅考虑如何保证选举程序,怎样完成选举任务,而廖书记是从村庄发展和老百姓利益角度出发的。按这个思路去做群众工作,换届选举平稳完成。不久,廖俊波组织人员专门研究罗家地村的发展,确定了几件事,包括村庄河道整治,铺设坡岸,清理垃圾,整修道路,建设娱乐健身场地等。连火灶说:“这几年,罗家地情况好多了。廖书记要求干部和他‘对表’,我们确实有差距。”
从政和乡村采访回来,我们发现廖俊波帮助农村发展的产业,很多是“补空”的。外屯乡农民上半年采茶,6月到9月农闲,莲子刚好是6月到10月采摘,补了个空;萝卜在闽北是9月种下,第二年正月收获,这段时间也是农闲空隙。种萝卜补上了土地空隙,给凤林村农民多了一份收入。在县委书记岗位上,廖俊波心里满满地装着政和的土地、政和的人民。
记者到东涧村时,2公里长的紫藤走廊刚刚花谢。范厚彪说,他们原来打算在这里种苹果,是廖俊波建议栽紫藤花,形成景观。“去年开得不好,今年开得非常好,每天游客上千人。紫藤花开了,他来不了了!”
张斌的电商把手表卖到了欧洲。廖俊波建议把手表产业带到政和来。现在,村里建起了手表厂,张斌说:“我一心想请廖书记再来坐坐,他来不了了!”
政和人还有多少这样的心愿无法了却?一个人怎么才能获得这么多牵挂?我们走过政和电商产业园,走过工业园区的工地,走过绿意葱茏的乡村,一次次想起廖俊波同志说过的话:
“作为一名县委书记,身后能受到一方百姓如此爱戴,此生无憾了!”
俊波无憾!(魏永刚 杜秀萍 图片均为李左青摄,新华社发)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