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一带一路”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习近平非常重视“一带一路”,在各种重大场合反复谈及。
历史人文
赋予全新时代内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
——2016年4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谈到
民心相通是人文基础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加强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广泛社会基础。
——2016年4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谈到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
“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
——2016年1月21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
时代要求
成效惠及世界
3年多前,我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
——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各方都在响应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外界反响很大,各方都在响应。各方之所以反映强烈,主要是因为这个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
——2016年4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谈到
战略对接
加强战略对接
加强战略对接,释放合作潜力。中捷双方应该以签署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为重要契机,加强各自发展战略和愿景的对接,进一步梳理和筹备重大合作项目,争取早期收获。
——2016年3月26日,在捷克《权利报》发表题为《奏响中捷关系的时代强音》的署名文章
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
双方应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落实产能投资合作,促进两国中小企业合作,做好“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加强在教育、科技和旅游等人文领域的合作。
——2017年1月6日,在会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塔姆巴耶夫时谈到
与环孟加拉湾对接
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有关规划有机对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努力实现共同发展。
——2016年10月16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成员国领导人对话会上的讲话
为亚太互联互通事业作贡献
中方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同区域伙伴共商、共建、共享,为亚太互联互通事业作贡献。中方愿加强同有关各方发展战略及合作倡议对接,实现协同效应。
——2016年11月20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
实施步骤
一步一步干起来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落实,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以点带线、由线到面,扎实开展经贸合作,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干起来。
——2014年11月4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强调
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主持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并发表题为《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的重要讲话。
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是贯穿“一带一路”的血脉。实现互联互通,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口。
——2016年1月21日,在伊朗《伊朗报》发表题为《共创中伊关系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
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要帮助有关沿线国家开展本国和区域间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规划,共同推进前期预研,提出一批能够照顾双边、多边利益的项目清单。要高度重视和建设一批有利于沿线国家民生改善的项目。
——2014年11月4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强调
立体格局
发挥地方积极性
“一带一路”建设既要确立国家总体目标,也要发挥地方积极性。地方的规划和目标要符合国家总体目标,服从大局和全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倒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2016年4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谈到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
政府要在宣传推介、加强协调、建立机制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同时要注意构建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广泛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合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
——2016年4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谈到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4月12日05版)
转载请标注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总监制/单庆责编/刘文韬编辑/王玥芳制作/付天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