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董天策教授等多位教师与研究生参加中国新闻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8月18日至19日,中国新闻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郑州大学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百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郑州大学主办,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华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承办。会议主题为“全球视野·中国体系——面向未来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包括主题论坛、16场专题论坛,以及特邀论坛等众多学术研讨活动。我院董天策教授等多位教师与研究生参加年会,参与多个专题论坛的研讨。
中国新闻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会场
董天策教授在“网络社会与社会网络”专题论坛作了题为“新媒体与文化生态的重构”的主题演讲。他引入文化生态学的视野与方法,阐明文化的生态系统内涵,指出新媒体的发展不仅在理论上产生了“文化生态”概念,而且在现实上全面重构了人类社会的文化生态系统,最后检视了如何研究新媒体重构文化生态的可行路径。在“数字时代的传播学”专题论坛,董天策教授作了题为“数字时代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何去何从?”的发言,对当下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范式与操作路径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郭小安研究员在“新媒体与公共舆论研究”专题论坛作了题为“共意性运动: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的报告。他认为,西方的“共识”更偏向制度,“共意”更偏向非制度,而根据对西方概念的梳理,相对于抗争性社会运动,Consensus Movements更加依赖制度性支持,同时也更多地占有制度性资源,所以其译法应为“共识运动”,才更符合中国语境。
郭小安研究员发言
刘海明教授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法规与伦理新问题”专题论坛发表了题为“新闻伦理中的共同价值与道德冲突”的报告,并负责媒介法规分会场下半场报告会的点评。
在“传承与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专题论坛,龙伟研究员作了题为“政治与消费:建国初期上海党报与私营报消费市场的转换”的报告;李松蕾博士分享了其研究成果“日俄战争中《顺天时报》的话语政治:从‘帝国的侵略’到“文明的冲突’”。
在“面向未来的广告学研究”专题论坛,李金正博士报告了“中国近现代国货运动与国货广告的民族主义致思及其内在困境”,阐述了英美汉学界对中国近现代经济民族主义和国货广告的问题意识、考察视角和方法学理,并对其中出现的他者化和东方学问题进行了批判分析。
在“网络社会与社会网络”专题论坛,师资博士后杨柳基于‘媒介四元律”的乡村田野调查,探讨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转化与代际共存问题;博士生梁辰曦就“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网络公共事件”做了有关概念科学性的辨析。
在“中外应用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想象”专题论坛,硕士生乔梦雨通过梳理国内特稿实践的发展脉络、特征,对特稿实践的现有模式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潜在的行业挑战做了分析和总结。
在闭幕式中,董天策教授代表网络传播研究委员会作了专题论坛的总结。他说,“网络社会与社会网络”专题论坛议题新颖多元,主题演讲富有学理,吸引了不少与会者的参与。平行论坛涵盖了新媒体传播、网络舆论、互联网治理、新媒体内容生产、新媒体政务传播、网络与新媒体文化等各方面,评议人对各位发言人的分享做了认真而专业的学术批评。
董天策教授作“网络社会与社会网络”专题论坛的总结发言
年会闭幕前举行了第三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颁奖典礼。我院董天策教授的论文《从网络集群行为到网络集体行动——网络群体性事件及相关研究的学理反思》获优秀学术奖三等奖,这是我院第二次获得该项奖励。2015年,齐辉研究员《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新闻监管与舆论控制——以伪满弘报处为中心讨论》获首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三等奖。
董天策等获奖者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