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重庆大学 | 加入收藏

郭小安:网络公共事件中的情感动员机制

2017-07-05 09:29:06     作者:陈创 冉桢 王瑞娜 何燕君     

201773日下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郭小安在民主湖报告厅为全体学员作了题为“网络公共事件中的情感动员机制”的讲座。讲座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张伟伟主持。

 

0703 郭小安

(郭小安研究员讲座中)

 

郭小安认为,在后真相时代,公众更多地是基于情感而不是基于事实作出判断。通过对抗争动员中的情感和理性两个理论视角的回顾,郭小安认为,斯科特提出了“生存伦理”和“弱者的武器”,弱者的武器是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国内也产生了以法抗争、以理抗争、表演式抗争、符号化抗争等大量的解释框架。当前,中国是一种压力型体制,即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由于制度化的抗争渠道并不畅通,民众更多地通过非制度化渠道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近年来,中国的社会抗争还呈现出由身体抗争转向身体符号抗争的新特点。而大众媒介在社会运动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议题建构、争取支持者、获得媒介关注的方式。

在社会抗争的情感主义视角方面,勒庞的《乌合之众》提出,集体中起作用的不再是理性,而是人的本能。实际上,《乌合之众》的落脚点在于反思、批判法国大革命对于民主秩序的破坏。这表明,一切权力都需要限制,没有限制的权力都会走向崩溃。此外,郭小安还对布鲁默的循环反映理论、斯梅尔塞的加值理论、格尔的“相对剥夺感”概念以及亨廷顿的社会抗争经典公式进行了回顾。郭小安认为,目前中国的大多数群体性事件都是非直接利益型抗争,而是集体泄愤事件。并将情感动员策略具体划分为谣言建构、悲情叙事、道德捆绑、恶搞戏谑、人肉搜索。

 

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郭小安也指出,目前的新闻框架研究面临着从破碎到失衡的现实。框架主要是追求阐释意义的过程,现有的多数研究仍然局限于对文本数据的量化分析。目前框架理论在新闻传播的生产规划、内容建构等方面的应用集中表现在执行的文本分析、话语分析,而在传播效果研究中医量化研究为主的精确的内容分析与议程测量。此外,郭小安还探讨了媒介事件中的新闻框架和行动框架的结合的可能性。他认为,在新媒体时代,自媒体既是行动工具,又是报道工具。因此,有必要整合认知框架、报道框架、行动框架、回应框架。

郭小安还对自媒体时代的米姆传播现象进行了探讨。米姆传播是情感动员的新形式,米姆具有自发性、复制性、改造性、变异性,但不能脱离母体的特点。总体而言,在中国网络公共事件中,情感动员是贯穿其中的主线。中国社会抗争多以利益诉求为主,鲜有价值对抗。甚至抗争者会直接回避价值诉求,有的还是直接利用意识形态作为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