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十载,让穆青精神长存——听董广安教授讲述穆青研究的历程
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自成立伊始,董广安教授便受命中心主任。在董主任的领导之下,中心各项研究工作逐渐展开,取得了不少成果。8月5-6日,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师生一行人来到穆青研究中心进行参观学习,董主任热情接待,并介绍了中心十年来的工作及成果。
(董广安教授接受采访)
四度探寻,抢救资料
说起穆青研究中心,董广安主任是最有发言权的。从接手成立中心的重担开始,她便倾注了无尽的心血。十年来,穆青研究中心对文献资料进行了抢救式发掘搜集和整理。
中心成立以来,在董主任的带领下,郑州大学的师生先后四次重走穆青路,行程几千余里,足迹遍及河南、山西、东北等地,走访那些曾经与穆青接触过的典型先进人物和老记者们,最近距离的切实感受穆青的革命精神和新闻精神,搜集有关他的资料。
董广安主任曾经带着学生在田间地头同穆青采访过的农民朋友亲切交谈,在延安新闻博物馆的报纸中一页页寻找穆青采写的报道,在东北的街头苦寻当年穆青居住过的住所,和同事们在新华社的家属区冒着大风仔细整理着穆青曾经的日记……最终,董广安教授和中心同事、学生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将穆青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进行了整理和概括同时出了书并且分别在2005年、2008年和2011年三次召开有关穆青精神的全国性研讨会。2013年,穆青研究中心在郑州大学图书馆建成了穆青展览馆,方便老师和同学们参观与学习。
当谈及研究中心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时,董广安教授十分激动却略带遗憾地说:“我们下一步打算去上海和广州,本来我们去年都有这个计划了,但是由于学校的安排最终还是推迟了,不过去上海和广州是我们近两年重走穆青路的下一个方向。”同时,董广安教授还表示到,由于许多当年“反右”时期的经历者已经年近耄耋,因此需要及早的进行对这些老者的采访,从而更好地搜集和整理当年有关穆青和那个时代的相关资料。
(董广安教授展示研究中心资料)
立足当下,弘扬精神
“今天的媒介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穆青的思想和穆青的实践和我们今天有没有联系?还有没有必要学习穆青精神?穆青精神的现实意义,我们该如何传承,如何弘扬。这就是我们下一阶段的重点课题所要回答的问题。”董主任如是说。
在董广安教授看来,穆青的新闻调查研究也正是与当下提倡的“走转改”活动的典型范例。她认为,穆青当年在《掌握政策了解实际决定报道计划成败》一文中曾经多次强调了在报道新闻工作时应该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要多下基层多去农村,才能够写出好的东西,而这一观点则正是“走转改”活动深入的关键点。
正是穆青的调查研究,让人们在品读穆青的作品时,看到的不是一篇篇生硬的报道,而是有血有肉,带着真情实感的文章。许多散文式鲜活的语言,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正如董主任的比喻:穆青笔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带着泥土的气息。
不仅如此,穆青的政治眼光也够长远、够准确,《风帆起珠江》这篇报道就与后来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思想高度一致,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穆青是冒着极大政治风险的。但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调查研究的全面和深入,没有那份踏实,就不可能那般真实,更不可能有那份远见。
(董广安教授讲述穆青研究的历程)
扩大影响,共同努力
在董广安教授看来,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学习穆青、学习焦裕禄”暑期专业实践活动具有开创性。穆青精神,是广大新闻学子和新闻工作者共同的财富,走出郑大,走出河南,走向全国,才应该是穆青精神的最终归宿,这也正是穆青研究中心下一阶段的方向所在。
交流学习结束之际,穆青研究中心聘请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为研究员,董广安主任为董天策院长颁发了聘书,同时还向在座的所有重庆大学学子赠送了由穆青研究中心出版的相关图书,并在扉页题字“勿忘人民”,勉励各位学子牢记穆青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新闻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董广安教授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师生一道,更好地弘扬穆青精神。
(董天策院长受聘为郑州大学穆青研究所研究员)
(董广安教授赠予同学们自己的著作并亲笔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