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添先生莅临重庆大学讲述小平南巡报道与记者的担当
小平南巡讲话为何由《深圳特区报》率先报道?其台前幕后有着什么样的背景与故事?面对重大现实问题与重大时政新闻,新闻记者应当有何担当?11月27日下午,应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董天策院长的邀请,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原总编辑,香港商报原总编辑、全球商报联盟理事长陈锡添先生莅临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报告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报道小平南巡的难忘经历与精彩人生。
(讲座现场)
“没有记者的担当,就没有小平南巡报道!”讲座一开始,陈老总就这样点明主题。“小平南巡是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里程碑。”陈老总说,“单是邓小平到深圳这几个字,就是重大新闻。”
(陈锡添先生开讲前赠送题字:“东方风来满眼春”)
为什么小平南巡如此重要?陈老总说,小平南巡是在1992年1月19日至23日。此前一两年中,当时的中国还在为市场经济姓“社”姓“资”争论不休,改革开放处于停滞状态,加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些人想把阶级斗争、反和平演变当成时代的主题,改革开放面临夭折的危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平南巡,以独有的眼光和睿智,发表了许多振聋发聩的讲话,为改革开放大业护航,又一次引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今年是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小平南巡的讲话内容也算是一个纪念吧。”陈老总说,“小平南巡与其他领导人不同,听完汇报,再做报告,他就是谈话,聊天。但是,他谈的都是重大话题,说的都不是闲话”。陈老总表示,小平同志的谈话范围很广,综合起来就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部分。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主要是:不要争论姓“社”姓“资”的问题,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要坚持增强国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三个标准;改革开放要迈开步子,要敢闯敢试敢冒,胆子要大,不能做小脚女人;要紧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放松,有条件的地方能快则快。
(陈锡添先生讲座中)
陈老总满怀深情地说:“小平到深圳,深圳市委指定我为随同采访记者,就一个人,我接到这个任务特别激动,下决心要采访好。”然而,第二天被通知没有报道任务,只要跟着车跑就行了。陈老总说,“我感到这个事件必然会掀起改革开放的新高潮,如果不报道,将是一辈子的遗憾,所以决心要做好报道。我总是尽量往前挤,尽可能靠近小平同志,记下小平谈话的要点,晚上再整理笔记,靠回忆写出小平谈话的具体内容。在跟随小平的过程中,还要随时做现场补充采访,因为小平乘车时也在发表谈话,我又不在小平的车上,只要车一停下来,就赶紧采访与小平同车的领导,问他们小平讲什么话,及时记录下来。”
(同学们在认真聆听讲座)
完成小平南巡采访后,陈老总向当时的深圳特区报社长和深圳市委宣传部做了汇报。深圳特区报社组织了八篇评论,向海内外传播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精神。这八篇论文后来被统称为“猴年新春八评”。陈老总说,到3月22号这天,《南方日报》发表通讯《邓小平在“先科”人中间》,看到这篇千字短文,感到再不把小平南巡及时谈话报道出来,就会痛失新闻良机。于是,当即决定要写一篇大稿。一落笔,就写下“东方风来满眼春”这个标题,奋笔疾书两天半,写成了一万多字的长篇通讯。陈老总说,3月25号,跟深圳市委宣传领导做了汇报。宣传部领导说:“发吧。稿子我就不看了,你们社里把关。但一定要注意把小平同志写成人,不要写成神。”
3月26日,一万多字的《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在《深圳特区报》头版刊出。其后,上海《文江报》3月28日转载,北京《光明日报》3月30日头版全文转载。3月30日晚上,新华社全文发布《东方风来满眼春》。3月31日,《人民日报》以及全国几乎所有报纸都在头版转载了这篇报道。
(陈锡添先生讲座中)
陈老总说,现在回头来看,记者有没有担当,这是勇气问题;能不能担当,能不能担当好,这是本事问题,本领问题。我们讲政治家办报,并不是要记者成为政治家,但是记者要有政治家的头脑,要有大局意识。只有具备大局意识,你才能发现新闻是否重要,是否有价值,有多大的价值。而且,记者要有扎实的文史功底与采写能力,这个功底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炼成的,要平时积累。“东方风来满眼春”这个标题,就是我年轻时读李贺的诗,觉得写得好,就摘录在笔记本上。写小平南巡报道时,落笔就写下这句诗作为标题,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再也没有比这精彩的标题。
(讲座结束后,陈锡添先生与同学合影)
讲座临近结束时,陈老总为大家简要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他说,1966年以优异成绩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到湖北日报社,在那动乱与极左年代,很快就被踢出报社。“直到1983年12月,才进入深圳特区报社,成为一个小记者,快43岁了。但是,我不自卑,不放弃,自信一定能够干一番事业,努力工作,白天完成报社的采访任务,晚上自己去采访艺术家等各行各业的精英,发表了很多作品。结果,1988年就升到了报社副总编辑。”陈老总强调,咬定青山不放松,为理想执着追求奋斗,才能卓越,才能成功。
(陈锡添先生为重庆大学新闻学子题词)
董天策院长主持了今天的报告会。陈老总开讲前,分别将“东方风来满眼春”以及“铁肩担道义 妙笔著文章”的亲笔题字赠与董天策院长和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董院长总结说,绝大多数新闻报道都是易碎品,只有那些影响了社会历史进程的新闻作品才能成为历史,成为永恒。在当代中国新闻史上,有两篇作品是伟大的,是不朽的,这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东方风来满眼春》。做记者做到陈老总这个份上,就值了。陈老总是我们新闻学子学习的榜样,大家应记住陈老总对重庆大学新闻学子的殷切寄语:“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
(讲座结束后,陈锡添先生步行到新闻学院与部分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