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著名战地记者黄文讲授世界著名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
新闻摄影类摄影师需要具有怎样的素质?如何才能拍出一张优秀的新闻摄影照片?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新闻单位、新闻媒体需要的全媒体型记者需要有怎样的能力?10月17日,新华社著名战地记者、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媒体发展部主任黄文莅临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带来题为“世界著名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赏析”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主持。
(讲座现场)
(董院长主持讲座)
黄文老师开场时打趣地说:“我是把和影像相关的流程整个转了一个圈,即从内容的编辑、摄影记者、海外留学、去参与各种国际活动、又以学者身份做相关研究。如今回过头来,对于新闻摄影这个行业有更多的感慨和体会。”她说,这些经历让她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全世界最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的表现并发现在数字化时代整个传媒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针对新闻专业的同学在毕业后如何从业、在哪从业、具有怎样的能力才能符合职业要求这一问题,黄文老师说:“我想通过我了解、经历的世界著名新闻摄影比赛的获奖作品来给大家以启发。”
她接着介绍道,新闻摄影具有新闻性、记录性、感染力和现场感的特点。而对于摄影记者来说在现场是先决条件,但是却不等于能够拍到具有现场感的照片。“我就有过一次这样特别惨痛的经历。”黄老师说,那次恰好和司机的车在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边界处,考虑到司机的安全,只能选择把相机放在胸前进行盲拍,回去欣喜地冲洗后发现没有一丝炮兵的痕迹。她激动地说道:“郁闷啊,玩命地去拍摄,结果什么都没拍到。”
(同学们认真做笔记)
针对很多同学提到除了灾难和战争外,是否真的拍不出有情感张力的照片这一问题时,黄文老师说:“其实不然,一张好的照片其实就在你家门口等着你呢,只要你有观察力、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通过“荷赛”作品来进一步说明。通过赏析到一张由新京报的记者通过水下摄影的方式拍摄的《残疾人游泳运动员》时,黄文老师告诫同学们作为记者不要陷入鄙视包括罪犯在内的社会边缘人员以及居高临下地同情生活困苦、残疾人等群体这两个误区。
在介绍到图片技术层面的影像价值时,黄文老师谈到:“一名优秀的摄影师要善于把握图片的色彩、光线、决定性的瞬间、构图等,要善于把握你所看到的影像的美。”并通过赏析《巴基斯坦震区母子》这张照片告诉同学们,一张照片的主体颜色要控制在三个以内。在谈到体育新闻摄影时,黄文老师指出要在传统的三维模式下通过慢速摄影,降低快门速度来尝试第四维度——时间维度。
黄文老师说,如今多媒体的数字化时代下,新闻摄影的语言、表达手法、拍摄工具和出路都发生了变化,她说:“在荷赛的评选中,我们总是会看到诸如《巴黎无家可归者的帐篷》这类充满各种行为主义、新批判现实主义的照片来‘挑衅’我们评委的眼睛,而这些作品往往都能获奖。”这也要求每一名记者都能集采、编、写、拍、录与一体的全媒体型创新性人才。
(同学提问)
针对同学问到如何把握新闻记者的职责与道德问题时,黄文老师说:“两难的问题从来都是没有固定答案的,要看在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定。”她进一步提到,记者在战场上首先要保持冷静,如果能够保证遇险人员的安全,可以选择拍摄;如果他的身边只有记者一个人,那记者应该首先选择救人。
(黄文老师悉心解答)
最后董院长总结说:“黄老师的这次讲座十分及时,给我们正在学习摄影的同学带来了许多启发与思考,新闻学子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经验和教训,并落实到创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