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学子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斩获佳绩
近日,从“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组委会获悉,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5级五位同学在此次大赛中斩获佳绩。其中,白紫冉的《八颗牙微笑》荣获二等奖,罗阳旋的《人生一梦长别离》、何雨蔚的《尚文风景,寄心诗文》、蔡可君的《痒》、郝文慧的《徒生》荣获三等奖。
(获奖证书)
“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由中国散文学会、湖北人民出版社等机构联合主办,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国家级文学赛事,一年一届,深受全国大专院校和大学生的欢迎。创办以来,参赛学生逐年增多,使该赛事成为国内一项阵容强大知名赛事。大赛旨在发现新苗、激励学生文学创作热情,不少学生也因在比赛中获得奖项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用人单位亲睐。
获奖不易,但也并非偶然,它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努力,亦得益于新闻学院课程设置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就文科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核心能力之一的“写作”而言,新闻学院开设了“基础写作课”。在此基础上,学院又创造性地推出其他高校新闻学院所没有的特色课程——“自由写作课”。
“自由写作课”作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本科教学方式改革中推出的特色选修课程之一,旨在通过老师指导,同学们读、看、学、写,激发学生文学创作潜能,培养勤于思考、勤于写作的习惯,并最终形成师生间教学相长、学生间相互激励的良好氛围。具体来说,在自由写作课中,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两年内完成50-80篇博客文章,其中一篇作品在省级刊物或两篇作品在省级以上专业网站发表,就可以通过考核修完学分。考核标准设立的依据,经过了院长和一线教师的深思熟虑。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董天策院长解释道:“其实依据就是希望大家能多写、写好。50篇分到两年即大概平均近两周完成一篇,任务不重,但希望学生知道,文章不能只看数量,质量也一定要保证;80篇分到两年即大概平均一周一篇,这让同学们有一个更多创作积累的过程,写着写着就喜欢上了。至于文章刊载发表的标准,则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检验,且这种检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性评价,这样的认可往往比课堂上老师的口头赞扬激励作用大得多。”
作品发表和获奖对学生的激励不言而喻。不少同学常常给自己戴上“我水平不行,我写不了”的帽子,不敢跨出尝试的第一步。董院长就此说道:“据我20多年来的大学教学经验来看,大学生是具有无限潜力的,而潜力往往需要被引导和激发出来,只要引导得好,他们就可以蓬勃向上。”对于挖掘学生的潜力,“自由写作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它促进了一种学生和写作之间的良性互动:一个学生要写→他就先要去读和看→进而学会观察社会、感悟人生→当他写的东西逐渐得到认可→在正面激励下写作热情会更高→促使他读得更多、对社会的观察更深入、对人生的体验更深刻→于是写出的东西可能就更好。如今,董院长预见的这种良性循环已在新闻学院成为现实,学生们的写作潜力逐渐被激发出来。
新闻学院在教学方式上的改革以及特色课程上的创举也符合重庆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重庆大学提出了以培养“适应和驾驭未来的人”为目标,新闻学院的教学改革与之相呼应。董院长强调,在媒体融合时代,要培养卓越的新闻人才,必须培养学生较强的采写能力。“自由写作课”可以帮助学生摒弃无感的采写教条主义,提高其创造性写作能力。该课程的设置亦与重庆大学坚持打开“三门”(教室门、学校门、国际门)办学,突出学生个性化能力培养的目标契合。此外,与以往那种老师在课堂讲授为主的课程不同,该课程通过老师指导,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到更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创作,主动地创造性学习,并且激励学生尝试投稿、参加比赛,以增强创作自信、拓宽其发展空间。
担任新闻学院“自由写作”课程教学工作的蒲俊杰老师说,学院的本科教学改革让老师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在课堂内外和学生共同创造、一起成长,本次比赛获奖再次激发了同学们写作的热情和激情,增强了写作的信心,有助于练好同学们的“笔杆子”。
获奖的价值不只在于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召唤。相信在学院领导和一线教师的引导下,新闻学院学子会带着年轻的热情勇往直前,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字,再获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