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重庆大学 | 加入收藏

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谈“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潮流与趋势”

2016-04-14 17:04:46     作者:孙艺嘉 摄影:张皓敏     

4月14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主编、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智锋教授在新闻学院楼多功能厅开展了主题为“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潮流与趋势”的讲座。讲座由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主持。

(胡智锋教授在讲座中)

在胡智锋教授眼中,内容生产是电视生产最直观、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所以他就中国电视生产的潮起潮落进行了梳理和判断。他将中国电视发展的六十年概括为三个段落:宣传品、作品和产品。宣传品是以意识形态的诉求为追求的内容,意识形态的把关人即各级领导是决定宣传品高下的标准。作品是把专业化、职业化的诉求作为追求的内容,由同行专家来评价作品的高下。产品是以市场和观众的诉求为追求的内容,它的评价人是市场和观众。

以宣传品、作品和产品为内容主导的的三个段落分别对应自1958年启动的中国电视早期时代、78年改革开放后的时期和新世纪时期。胡教授分别就三段时期出现的不同特征及出现原因进行了详细讲解。

(讲座现场)

胡教授首先用三个印象深刻的故事形象地引出中国电视在初创时期发展的背景:中国的电视出现在1958年“大跃进”的热潮中,而国共两党也处于政治博弈激烈的阶段。在技术和人才准备都十分不充足的条件下,中国电视“匆忙上马”,发展非常得不成熟。这样一个新鲜的、储备不足的领域怎样生存和发展?胡教授认为主要有两个途径:模仿和放大。模仿即学习其他传媒和艺术样式;放大即把自己潜在的某种功能放大来彰显某种价值。比如早期电视在播报上模仿广播的形式,在内容上放大宣传教化的功能。

在以作品为主导内容的1978年至1998年,中国电视迎来了最辉煌的二十年;从八十年代的形式创新,再到九十年代的观念创新,这也是中国电视寻找自己艺术特征的二十年。在八十年代,形式创新最突出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专题片、电视剧、电视综艺和文艺、主持人。胡智锋教授运用大量实例,分门别类地具体阐述了不同方面形式创新的主要表现。如电视剧由单本剧向连续剧转变,电视文艺方面中春晚的成功改编引起的民间热议和电视机销量的增长等等。就九十年代出现的观念创新,胡教授总结为五点:一是电视纪实观念,二是电视栏目化观念,三是电视谈话观念,四是电视直播观念,五是电视娱乐观念。胡教授认为,九十年代观念的转变是对电视生产力的巨大解放。

(参加讲座的同学们)

在新世纪,电视进入到产品阶段,三种内容的生产获得了巨大价值:一是电视剧靠类型化形成产品;二是新闻中民生新闻成为全新的形态和类型,创造了诸多产业价值;三是综艺中真人秀成为其最大的组成部分。胡教授总结说:“今天,中国电视正面临着全球化和媒体融合的挑战。中国电视必须要转型,适应变化,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和执行力,要靠自己的智慧创造辉煌的未来。”

(董院长作总结)

讲座最后,董院长总结指出:“胡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出神入化,在对理论透彻理解和合理表达的层面,胡智锋教授做出了生动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