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重庆大学 | 加入收藏

董天策院长与大一、大二同学座谈交流

2016-05-26 21:17:29     作者:何雨蔚 摄影:徐明浩     

5月26日下午,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院在新闻学院201会议室与大一、大二的部分同学座谈交流。

董院长首先谈到座谈会的目的是希望了解同学们的诉求,提高培养质量。他强调,作为985高校的学生,目标应是成为行业的精英,这个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步成长,而是要经过在工作岗位上的锻炼。所以,同学们应当思考:在学校里应该怎样读书,大学本科四年是否浪费甚至荒废?“我近几年感觉到,硕士论文总体水平在一届届地下滑,不止是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几乎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但是,矛盾的情况相应显著,优秀的学生越来越出类拔萃。独生子女、网络原住民、新新人类这三个东西叠加在一起,使你们这一代缺乏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董院长说。

(董院长主持座谈会)

接着,董院长谈了读书与做人。“在社会固化,经济下行的形势下,作为个人不能只有等待,机会需要自己去争取,首先要自己有本事。不要去问用人单位有什么要求,而要自己去告诉他们我能做什么,要向业内精英看齐。”

面对大学生被手机控制,阅读时间大大减少的现状,董院长回忆道:“我的学生时代过的一种简单的生活,80年代的人对知识充满了渴望,我们很热爱书籍,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现在,每周我至少抽出半天时间来浏览学报期刊,关注学术界的研究动向及成果。”

(座谈会现场)

同时,董院长告诉同学们,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对现实的深刻认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学新闻最容易舍本逐末,只看热闹,谈不出深入看法,缺乏积淀又没有思维的磨砺。应用性专业要强调根基,而非技术性工作能力。新闻难,不在采写技巧、编发格式,而在切入角度、主题把握和分寸。阅读的书籍不是看了直接用,而是作为一个参照系、一个坐标,不盲从。

(同学参与交流互动)

在谈到出国交换等话题时,董院长认为:“人生很多事没有经历过,就没有这种眼界和感悟。经历的差异将最终决定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判断。留学能带给你很多不一样的认知。没有去体验过就不知道文明的差异,我们应该去感受不同的文明、文化,丰富人生阅历。”

最后,董院长希望同学们做到:第一,适应未来;第二,改变从现在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