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重庆大学 | 加入收藏

李慎明: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2017-09-14 09:19:46     作者:新闻学院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新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新理念”的根本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思想”的根本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战略”的根本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广义上的全部内涵蕴含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之中;而“五大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则构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狭义上的全部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准确理解并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紧紧抓住当前国内外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精心应对国内外世所罕见严峻挑战的需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坚持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内涵和诞生的历史背景

什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新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新理念”的根本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思想”的根本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战略”的根本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广义上的全部内涵蕴含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之中;而“五大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则构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狭义上的全部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不断丰富发展之中,所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

 

为何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想理念战略称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呢?

过去我们党分别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表先进生产力”、“科学发展”等一系列思想,这是针对我党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而提出的,这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事业在各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这些思想和成就,我们必须充分肯定其历史地位与历史作用。但是,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发生并仍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也纷至沓来。在经济领域:一些同志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偏狭地理解为以GDP甚至是招商引资为中心,总体上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有的政绩观扭曲,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导致重复建设、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现象严重;有的甚至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不仅崽卖爷田不心疼,而且砸了未来子孙的饭碗;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在拉大等。在政治领域:有的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法纪观念淡薄、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慵懒无为;有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缺失,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不时出现,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遇到严峻挑战,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等项工作都亟待加强。在文化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一些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各种错误思潮不时泛起;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甚至有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在实际工作和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暧昧,被错误言论所左右,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无动于衷、置身事外,对真理敬而远之,对各种错误言行听之任之,明哲保身、当老好人等。在国际方面: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推迟多年、推迟多次不得不爆发的危机,是生产社会化乃至生产全球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次总爆发。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我们既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着罕见的阻碍挑战。而我们有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这些挑战特别是对国际上的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和其他各种重大突发性事件缺乏应有的警惕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11页。)。正确应对以上种种情况,都是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有机组成。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是有重点的。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亟待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并切实加强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这“五位一体”建设的强有力的领导,不走新一轮靠大干快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提高速度实现“两个翻番”等片面发展的老路,以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要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在各个方面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在对外关系上,既要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走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道路,又要坚定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决不吞食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苦果。

世情、国情、党情都在呼唤着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诞生。“时来天地皆同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正是在这一时代的强烈呼唤下应运而生的。

 

马克思主义从来是在回答和解决时代的重大问题中诞生与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74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的放矢并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在当今世情、国情和党情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五大发展理念”、根本目的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实现路径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笔者认为,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持和发展,同时也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要深刻认识这一点,全面准确理解“五大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各自内涵与相互关系则是必要的前提。

 

二、“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与相互关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8页。)“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新总结,又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还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新指针。

在简要论述“五大发展理念”之前,需要特别说明以下三点:一是这“五大发展理念”首先体现在经济发展理念之中。但这“五大发展理念”绝不仅仅是指经济建设的发展理念,而是党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建设全面发展的理念。二是这“五大发展理念”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基础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则是马克思主义。三是这“五大发展理念”各有侧重,其间也绝不是并列关系。

 

在创新发展方面:创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全方位创新,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首先是经济领域和科技方面的创新。在基础研究和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方面,国家和政府应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在技术和应用方面,企业和个人要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百舸争流的新局面。但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十八届六中全会特别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章也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我们常常把党的基本路线简化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提法的好处是简洁、明快和好记。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其中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甚至不少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根本就不知道党的基本路线的完整表述,不知道党的基本路线中还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一重要思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不少重大偏差。如往往只是想着GDP,并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到了跑要项目和招商引资上,忘记了十分重要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等。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要争取外援,并尽最大可能利用世界各国方方面面的资源,但是这个立足点,只能放到我们自己的长时段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上。企图用金钱买回或用资源换回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是幼稚而是太幼稚了。2014522日,习近平在上海参观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时指出:“中国是最大的飞机市场,过去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要倒过来,要花更多的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我国大飞机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1412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就旗帜鲜明地带头倡导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应当看到,衡量是否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不仅同时体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方面,而且也直接体现在能否同时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方面。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党的基本路线中绝非可有可无。它既是连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和“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又是到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经路径。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当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就没有现在的“两弹一星核潜艇”,就无法保障新中国近70年的和平建设发展的岁月与人民和平幸福的生活。近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已经证明,真正关键的核心技术是买不进来的,是用资源和市场换不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和“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都将只是一句空话。其次是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如何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有效地相结合,既能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这是人类历史上亟待解决的重大而又根本的问题。这也就是说,在创新发展中,党和政府要不断提高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对市场经济的把握调控,既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要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各要素配置,激发各方面的创新活力。再次是文化创新特别是其中的理论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讲,理论创新是根本的创新,是顶层和源头的创新。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有了错误的理论,就产生错误的行动。正因如此,我们一方面要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另一方面,在进行理论创新、道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工作时,也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否则,就没有正确的创新,甚至还有可能走到邪路上去。

 

在协调发展方面:经济是基础,经济领域里的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所以讲协调发展,首要应是经济领域的协调发展。而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分配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这三个方面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因此,在经济领域中的协调发展,应首先重视各种所有制和分配方面的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中,当然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其根本在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仅仅依靠市场自发地配置、调节不行,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有其内在固有的不可克服的自发性、逐利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所以,我们要同时更好地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作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十分注意引导企业和个人要有国家和集体观念,要有协调发展的理念。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另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这“五位一体建设”的协调发展,以及党的建设与“五位一体建设”、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的统筹等,都是协调发展中十分重要的课题,都亟待我们统筹和驾驭。

在绿色发展方面:最为重要的是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树立造福子孙后代观。既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又必须纠正以GDP为中心的思想,下大力气纠正“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开放发展方面: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毫不动摇。我国已经驶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海,我们只有不断丰富对外开放新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新水平,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和各国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不断探索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另外,不仅国内改革有个方向问题,而且对外开放也有一个方向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毫不动摇,同时也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正确方向。我们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而不是融入经济全球化。如果是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根本无法存在,中国就会重新沦到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境地。

在共享发展方面:201510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求是》2016年第1期。)总书记在这里讲得已经十分清楚和明白了。我们必须认识如下深刻道理: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这方面问题解决好了,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国家发展也才能具有最深厚的伟力。只有这样,才能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另外,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习近平:《全党全社会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人民日报》20141018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一些地区的群众生活比较艰苦,处于贫困状态,因此在共享发展中,我们应十分注重做好扶贫攻坚工作。

“五大发展理念”并不是并列关系。其中,创新是引领,协调是状态,绿色是质量,开放是条件,而只有共享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与目的要求。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旨 

有同志认为,“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发展,已经包括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没有必要再单独提出这一思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61页。)笔者认为,共享发展仅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现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如资本等生产要素分配为辅的发展理念,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唯一宗旨的直接体现,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整个过程中的根本指针。从根本上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于并统领、管辖共享发展。

还有的同志问,过去我们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的各项具体工作的任务导向,这一各项工作的任务导向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是我们的根本政治立场的价值导向,同样,这一根本政治立场的价值导向在任何时候我们同样应该坚定不移,矢志不渝。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什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全心全意为着人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是检验任何个人、任何集团、任何政党和任何国家先进与落后、进步与反动的根本分水岭与试金石。共产党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以此作为自己最高和最为光荣的历史使命,并与其他任何剥削阶级及其政党根本区别开来。二是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我们之所以说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着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这是因为,在阶级或有阶级的社会里,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始终占社会的绝大多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意愿、意志和力量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并最终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所以,共产党人把依靠人民作为发挥人类历史能动性的根本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510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20161226日至27日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明确指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照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措施》,《人民日报》20161228日。)为着人民和依靠人民,相互依存,互为前提,高度统一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唯一的宗旨和人民这一立场,同时也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治国理政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只有为着人民,才能最大限度和最充分地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依靠人民,才能达到为着人民这一唯一的目的。正因如此,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人民日报》2013125日。)

 

1943年,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国民党也需要老百姓,也讲‘爱民’。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古代还是现在,剥削阶级的生活都离不了老百姓。他们讲‘爱民’是为了剥削,为了从老百姓身上榨取东西,这同喂牛差不多。喂牛做什么?牛除耕田之外,还有一种用场,就是能挤奶。剥削阶级的‘爱民’同爱牛差不多。我们不同,我们自己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的党是人民的代表,我们要使人民觉悟,使人民团结起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同国民党是对立的,一个要人民,一个脱离人民。”(《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7~58页。)这一论述,十分形象和生动地揭示了我们党与国民党及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

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其本身就是人民的一部分,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绝无其他任何私利。从根本上说,我们绝不是靠也绝不能仅靠技巧执政,根本是靠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一本色执政,这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舍此别无他途。所以在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每一个发展理念中,在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我们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理念,必将让人民得到更多的福祉,也已经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就是在经济领域,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企业为主导,各种所有制共同协调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协调发展的分配制度。在政治领域,坚持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的政体。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党、国家和人民的指南与灵魂。

 

其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大提法,早已蕴含在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和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20121115日,十八届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之时,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91页。)201331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明确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0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并紧紧依靠人民去实现,这其中已经内含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全部要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达到新高度。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决定性意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唯一的宗旨、解决人心向背这一根本问题时唯一正确的工作指针,是党的各项工作的方向和灵魂。在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和党的各级组织中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中,都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因如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我们的根本立场和根本目的,又是达到这一根本目的的根本路径和根本办法;既是全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又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又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既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总结和继承,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建设理论的新的认识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发展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度阐发和凝练升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本质特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源泉。

如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提法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思熟虑的结果,又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思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升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治国理政思想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和灵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性质和宗旨新的认识和新的发展。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可靠路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崭新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可靠路径。应当认识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四项不是并列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是手段,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我们的目标,并且这一目标也是泛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不是仅仅管到2020年,它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发展的战略布局,至少要管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一百年。尽管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是手段,但全面从严治党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因为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这已经被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所证明;也已经为当今存在的让人震惊的党内和社会上的一些严重的腐败现象所证明。我们只有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即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才可能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变成现实。同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既有目的手段、内因外因、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也有相互制约、阴阳相济、综合平衡、协调前进等各种因素。如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从严治党等,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各有侧重,同时也是完整的统一体。不能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地区,各取所需,进行人为分割,更不能人为对立,其内在的紧密联系在于高度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统一于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之中。正因如此,“四个全面”能否解释为如下较为形象的比喻: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主体是党和人民,党是头脑,人民是躯干,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是两翼。头脑清醒,身体健硕,中华民族就可以翻动扶摇羊角,绝云气,九万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指日可待。

 

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题主线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122页。)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说一千,道一万,我们所干的所有事业,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笔者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当然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对外关系发展的方方面面,但经济是基础。经济发展道路是这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之路。它首先表现在政治的上层建筑领域之中,是一定阶级及其集团通过国家所确立的一定的经济制度,这也可以叫做应然;但这一经济制度在经济领域里运行的实际状况,则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这也可以叫做实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本质上属于经济基础领域,直接体现在应然经济制度在经济领域实然的落实上,主要体现在所有制及分配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际状况上。正因为这样,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51125日。)他同时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1012日。)“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人民日报》2015719日。)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体现在经济基础领域,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直接体现在政治的上层建筑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出发,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同样涉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通过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必然得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我们决不能丢掉“老祖宗”,同时,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六、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根本保证 

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从严管党治党,才能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56页。)因此,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既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十分重要的组成,又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的根本保证。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先进,主要是看这个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纲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广大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最为重要的是其性质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其最终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此为指导,在不同历史时期,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当时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就保证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路线的正确,保证了党始终与最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还必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从整体上看,在改革开放之初,有不少同志思想上僵化保守;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不足甚至产生了信仰危机则是当今党内与社会上的主要倾向。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页。)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13页。)他还多次批评了那种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的观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应带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民群众当然是历史最终的决定性力量。但在一段时期内,从一定意义上讲,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有信仰,人民才能有信仰,民族才能有希望,国家才能有力量。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也必须扎实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等。而这些思想,则全部贯穿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

 

七、对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投入大量精力研究部署外交工作。习近平同志还亲自多次接待外宾、多次出访并多次讲话,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外交思想。这一外交思想的核心,就是既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坚持开展全方位外交,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又坚决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决不吞食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苦果。

从字面上简单理解,治国理政中好像没有包含外交思想,所以有人认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没有涉及我国的外交政策。这是误解。治国理政需要一个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和国际环境。马克思主义从来认为,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性质,决定我们必然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有“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等内容。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全面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更加与外部世界息息相关,就必须更加重视对外关系。事实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外交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外交工作同国内各项工作一样,同样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新的“五大发展理念”既是世界观,又是理论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价值观,又是根本立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方法论,又是把世界观、价值观变成现实的具体路径。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作者:李慎明,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