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重庆大学 | 加入收藏

千龙网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出版座谈会在人大举行

2019-03-04 11:18:59     作者:新闻学院     

千龙网北京33日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31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是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设立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课题成果,由全国知名新闻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3名专家学者共同撰写,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丁柏铨担任副主编。该书是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编教材,统论述了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背景、意义、方法,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产生及其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系列重要问题作了言简意赅的专题性论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和知识体系,为新闻院校学生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供了规范读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内容涉及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党性和人民性及其关系、舆论导向、正面宣传、新闻真实、新闻传播权利与社会责任、新闻法治与道德规范、传播新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国际传播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image001

 3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课题组举办的出版发行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教育部、高教出版社、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社、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单位,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首都经贸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课题组成员30余人出席座谈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周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副主任胡百精教授分别主持了开幕式和座谈研讨。

image003

在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的出版,是积极响应中央要求、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进课堂的一个重要成果,对于新闻院校师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回答和解决新闻工作中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树立做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高教司二级巡视员、文科处长武世兴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的内在需求。教育部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采取多项举措,指导高校把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作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着力培养具有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的高素质新闻传播后备人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的组织编写工作,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书稿在编写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力求更全面、更系统、更充分地反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新进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任务更加明确,教育部将继续指导高校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主动适应信息社会深刻发展和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趋势,努力开创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新局面。

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卫权副社长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的出版是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一件盛事,也是出版界的一件盛事。此书在回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了系统的梳理,编写组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科研攻关和深入充分的调研研讨,内容契合新闻传播教学现状,为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内容。

郑保卫主编在发言中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三易其稿,五次修改,历时五年,终于完成。这是课题组和写作组全体同仁齐心协力、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中宣部、教育部和高等教育出版社领导精心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郑保卫教授简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立项的背景意义,以及书稿的编写过程及特点。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初步建构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为新闻院校学生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供了规范读本,对推动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工作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此书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旨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发展进程,突出呈现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关于新闻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证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是符合新闻规律的科学理论。

image01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

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出版发行仪式。郑水泉副书记、武世兴处长、王卫权副社长和郑保卫主编共同为出版发行仪式揭幕。

在座谈研讨环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米博华谈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当前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阶段成果,反映了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规律性的认识,也反映当前我们所能达到的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水平。它的出版标志着我国新闻学界和业界具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学术担当,接下来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补充完善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架构。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研究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科首席专家雷跃捷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走向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该书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理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系统性做了总结与阐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新闻理论建设的紧密结合,同时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实践的理论总结,它的出版将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使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研究员认为,该书的出版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又一件大事,是新闻学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理论创新的力作。该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的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时俱进风格的体现。该书既有对我国新闻理论发展历史的呈现,也有对新闻实践现实的观照。该书还有视频、知识、讲话链接等新技术运用。建议在形式上、话语上能够更加活泼。

该书副主编马胜荣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了系统的理论梳理,是一本很好的教材。然而从理论到实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如何践行,如何实现实践的有效性,还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做好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高校师资培训,和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珮教授认为,该书的出版是“及时雨”,让我们终于有了一本自己的经典教材。编写组成员花了大量精力,较为权威、明晰地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了梳理,用好这本教材将有助于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灵魂”的重要论述,做好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和广大新闻从业人员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邓绍根教授认为,该书具有权威性、科学性,整体框架设计非常合理,体系非常完整,内在逻辑非常严密,有很多新的提法,具有创新性,是一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好教材。该书很好地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同时,该书还吸收了学界的很多最新研究成果,具有前沿性。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任教师王敏介绍了武汉大学马新观课程的教学实践情况,认为该书具有权威性、时代性、知识性、创新性、系统性,该书形式活泼,相信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欢。

另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新闻战线》主编杨芳秀,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史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万京华,《中国编辑》杂志常务副主编李文玲,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仕勇,北京外国语大学高金萍等也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的出版发行作了发言。

image033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当天下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编写组成员和高教出版社的同志举行了工作会议,就如何搞好该书的宣传推广工作,更好地发挥该书作用,做好马新观师资培训进行了讨论。郑保卫主编主持会议,马胜荣副主编,以及课题组成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刘洁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开和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唐远清教授,首都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毛琦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叶俊等出席。大家表示,将继续丰富该书的知识链接,做好该书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工作。同时,要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的指示精神,与出版社共同做好该书的宣传推广工作,搞好师资培训,为推进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再做贡献。

(座谈会会务组供稿。执笔人赵新宁。图片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