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重庆大学 | 加入收藏

香港中文大学陈韬文教授谈“比较传播研究:视角与实践”

2015-11-06 21:06:16     作者:孙艺嘉 摄影:张皓敏     

11月6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韬文教授莅临新闻学院,给新闻学子们带来了主题为“比较传播研究:视角与实践”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董天策院长主持。

(陈韬文教授在讲座中)

陈韬文教授开门见山,从对比较研究的介绍开始讲起,他说:“透过比较,我们对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更有了解,同时也能加深记忆本身。”以议题设置为例,媒体的议题和信息安排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标准,而比较研究正是通过对同一个社会现象的不同社会背景的分析来比较不同的传播过程和效果。现今在大陆,比较研究不断发展,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的情况也大大增加了。

(讲座现场)

谈及其优势,陈教授认为它主要能达到三个目的:第一,比较研究为研究传播理论的普遍性、特殊性、条件性提供帮助。东西方的传播有很大的内部差异,而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我们能对一种社会理论的适用有更加清楚的界定。第二,更容易创新。比较是学习探究的重要过程,透过比较才有可能将生活现象概念化。第三,通过比较研究,我们能对自己所研究的社会系统及文化了解得更多、更深刻。

(做笔记的同学们)

紧接着,陈教授列举了若干个实例来具体说明如何进行比较研究,并为研究内容和方向提供思路。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选美比赛的研究,能看到不同文化对美的建构也各有差异;美国、新加坡、台湾广告内容的不同,回答了全球化中对美的认识标准是不是普遍化的问题。谈及自己的成果,陈教授分析了八个地区对香港回归报道的比较研究,得出“驯化现象”的发生以国家权力、机构、主流的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等为依据的结论。他还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了中港台三地新闻工作者不同的作业态度和伦理标准,从而对三地的传媒进行比较研究。

最后,陈韬文教授还提及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比较研究:Implicit comparison,internal comparison和explicit comparison。他总结说:“比较研究是概念化和理论化的基础。如果能够加强比较的观点和视角,对理论的推展和创造是很有帮助的。”

(同学提问)

随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就研究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与陈韬文教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董院长作总结)

董院长总结说:“比较的视野越来越重要。即使我们不做很正规的比较研究,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通过比较拓宽自己的理论视野、开阔眼界,也是十分重要的。陈老师的报告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